[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50938.6 | 申请日: | 2019-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7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杰;薄晋科;宫颂;郭晓倩;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陈征 |
| 地址: | 11645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和应用 磷酸铁锂材料 锂离子电池 研磨介质 正极电极 碳包覆 复合材料制备 电子电导率 离子电导率 石蜡 生产能耗 碳化处理 有机溶剂 烧结 研磨 复合材料 导电剂 克容量 放电 锂源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含有石蜡的有机溶剂为研磨介质,将FePO4、锂源加入研磨介质中研磨,经干燥、烧结,得到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再将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进行碳化处理,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得的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具有电子电导率高、离子电导率高、放电克容量高、比表面积低、生产能耗低等优点;采用该复合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电极时,无需加入任何导电剂;所制得的正极电极在锂离子电池使用过程中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电导率低比表面积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磷酸铁锂/碳正极材料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大量应用在电子产品与电动汽车中。锂离子电池按正极材料可以分为钴酸锂离子电池、三元锂离子电池和磷酸铁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该材料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的特点,但电导率较差,导致采用该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倍率性能也相应较差,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为了克服磷酸铁锂材料电导率较差的缺陷,人们对其合成工艺进行改性。有研究表明,将蔗糖、葡萄糖等碳源与磷酸铁、锂盐在水溶液中混合,球磨后得到的浆料再经喷雾干燥、烧结(碳化),所得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因碳占比提高而具有较高的电导率,但同时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也会随着碳占比提高而呈指数型升高;如果直接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为保证电极的导电性能,随之带来的高比表面积会导致所制得的正极片在后续碾压、卷绕或叠片等工序中易掉粉,进而造成电池成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克服此问题,工业生产中,通常会控制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中碳含量在较低水平,同时为了改善导电性能,会在锂离子电池正极电极配方中加入碳纳米管/VGCF等昂贵的导电剂;如此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由于这些导电剂中杂质含量多,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易在负极析出,会逐渐刺穿隔膜,导致电池自放电或者内短路等严重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成本高、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电导率低比表面积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得的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具有电子电导率高、离子电导率高、放电克容量高、比表面积低、生产能耗低等优点;采用该复合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电极时,无需加入任何导电剂;所制得的正极电极在锂离子电池使用过程中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含有石蜡的有机溶剂为研磨介质,将FePO4、锂源加入研磨介质中研磨,经干燥、烧结,得到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再将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碳化,即得。
本发明通过在研磨介质中添加低软化点石蜡,可有效阻止烧结过程中磷酸铁锂晶粒的长大,其形成的高电导率碳层网络能够有效包覆在磷酸铁锂颗粒表面上;再进一步利用碳化手段,在碳包覆的磷酸铁锂颗粒之间形成导电碳链,碳化后复合材料中可增加0.1-0.5%的碳含量,可显著提高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
本发明中,所述石蜡为牌号52#、54#、56#、58#、60#、62#、64#、66#、68#、70#、72#、74#、76#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石蜡的添加量为FePO4质量的0.1-30%。
所述有机溶剂为酮类或烷烃类中一种或几种混合;其中,所述酮类选自丙酮、丁酮、戊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烷烃类选自己烷、庚烷、辛烷、环己烷、环庚烷、环辛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溶剂与物料(FePO4与锂源)总质量之比为0.8-1:1。
所述锂源选自碳酸锂、磷酸二氢锂、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0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