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0129.5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7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倪永军;刘琛;张雪峰;安昱昊;祁帅;王怡昕;刘胜军;张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杨海明 |
地址: | 10008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支座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桥梁支座,包括下支座、上支座,所述下支座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弧形凹面,且所述下支座在弧形凹面内设置有中间钢板,所述中间钢板的下端通过设置为弧形凸状与下支座的弧形凹面配合连接,所述下支座的上表面在弧形凹面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柱,所述上支座设置于下支座的上方,所述上支座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板件,所述连接板件的上表面通过开设凹槽安装有多组限位件,且多组所述的限位件的下端均安装在中间钢板上表面开设的卡槽中。本发明结构简单,在确保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滑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支座。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现有的桥梁其支座主要采用主要的方式有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球形钢支座以及减隔振支座和阻尼支座。
为了确保桥梁在出现较大振动时能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桥梁支座一般均具有良好的滑移能力,从而减小桥面以及整体的振动,而传统的桥梁支座均是通过设置弧形支撑面以及弧形支撑座实现,使得弧形支撑座在弧形支撑面的内侧滑动,然而,其整体滑移水平仍难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支座,以解决传统的桥梁支座的滑移水平较小,难以满足地振等大变形下的限位及耗能要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支座,包括下支座、上支座,所述下支座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弧形凹面,且所述下支座在弧形凹面内设置有中间钢板,所述中间钢板的下端通过设置为弧形凸状与下支座的弧形凹面配合连接,所述下支座的上表面在弧形凹面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柱,所述上支座设置于下支座的上方,所述上支座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板件,所述连接板件的上表面通过开设凹槽安装有多组限位件,且多组所述的限位件的下端均安装在中间钢板上表面开设的卡槽中。
优选的,所述中间钢板上表面的卡槽中在对应的限位组件外侧均设置有缓冲块。
优选的,所述中间钢板的最大厚度大于下支座上表面弧形凹面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中间钢板的上表面与外侧之间形成槽口,且在槽口处内侧固定设置有减振垫,所述的减振垫上表面与连接板件的下表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设置有多组,且分别设置于下支座的上表面两侧,所述固定座整体呈圆台状,所述固定柱的下端设置于固定座上端的中心处。
优选的,所述上支座的两侧下表面在与固定柱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整体呈板状,所述连接组件的下表面在与固定柱上端对应处开设有连接孔,且所述连接组件在连接孔的内侧设置有阻尼套,所述的阻尼套设置于固定柱上端外侧。
优选的,所述下支座的上表面在弧形凹面的外侧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整体呈环状,且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内侧通过设置阶梯面与连接板件下端外侧抵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在阶梯面处的内壁部位安装环形缓冲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上支座、下支座之间构建摩擦构建,用以提供移动或转动的功能,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在中间钢板的上表面以及连接板块下表面之间设置多组限位件,从而实现滑动或固定,方便快捷,且上支座、下之间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固定柱连接,从而有效的增强了整体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桥梁支座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桥梁支座的中间钢板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桥梁支座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01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