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感屏下指纹解锁的3D屏幕保护贴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48973.4 | 申请日: | 2019-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3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余的军;黄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硕新材料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27/36;B32B7/06;B32B7/12;B32B27/06;B32B27/08;B32B33/00;B29D7/01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刘花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感屏 指纹 屏幕保护 基膜 解锁 离型膜 聚氨酯涂层 从上至下 简单成本 解锁功能 上下分层 硅胶层 胶层 亲硅 贴合 制作 薄膜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了光感屏下指纹解锁的3D薄膜及其制作方法。光感屏下指纹解锁的3D屏幕保护贴,包括有从上至下贴合的第一离型膜、聚氨酯涂层、PC/PMMA基膜、OCA胶层、PC基膜、亲硅涂层、硅胶层以及第三离型膜。其中,PC/PMMA基膜包括有上下分层的PMMA层、PC层。该3D屏幕保护贴加工简单成本低,且不影响光感屏下指纹解锁功能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感屏下指纹解锁的3D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光感屏下指纹解锁功能已经逐渐应用智能手机中。光感屏下指纹解锁功能的原理为利用光学透射在透过不同材质反馈到手机屏幕而产生指纹识别后启动屏幕的过程。
随着无边框手机的广泛应用,曲面屏幕是实现该效果的有效方式。但曲面屏幕的盖板玻璃是经过钢化的曲面屏幕,在跌落是容易造成屏幕玻璃的破碎,故手机屏幕保护贴的出现大受欢迎而被广泛应用。目前,适用于曲面屏幕的手机屏幕保护贴为3D玻璃膜和3D高分子膜。
3D玻璃膜与曲面屏幕的材质相近,主要成分均为二氧化硅,因而两者的光学性能相近,基本不会影响光感屏下指纹解锁功能的使用。但是在3D玻璃膜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热弯成型,成本非常昂贵,且良品率低。
3D高分子膜与曲面屏幕的材质不同,光学性能也不同,因此3D高分子膜的光学性能会影响光感屏下指纹解锁功能的使用。但是,高分子材料的成型性能比玻璃优秀,因而3D高分子膜的成型加工比3D玻璃的成型加工简单很多,成本也低很多。
影响3D高分子膜光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1)透光率:一般的PET的透光率和其PET切片原料有关,透光率在86%-91%之间,而PC、SRF、TAC的透光率都可以达到90%以上。(2)彩虹纹:光在透过不同的薄膜介质时会产生不同的折射,结晶塑料(如BOPET)由于双向拉伸的原因,其结晶结构无法保持稳定,进而发生不规则排列,分子结构不均匀产生散射情况。而非结晶材料(如PC、SRF、TAC和TPU)在双向拉伸后,其分子结构能够保持均匀,因而不会产生彩虹纹而影响透光效果。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3D高分子膜的材料主要有PC、SRF、TAC、PET以及PC/PMMA。但这些材料在应用时有不同的光学性能和成型性能。具体如下:
PC是线性分子,没有光的取向性,相位差低,光的彩虹干涉低适合指纹识别灵敏度的要求。但PC却存在硬度低(硬度<1H),容易刮花,影响作为手机屏幕保护贴使用。而且PC表面与硅胶的的亲和性较差,难以通过硅胶贴合在曲面屏幕上
SRF没有彩虹纹,但Tg点较低,相位差高,对后加工位置有要求,材料没有结晶结构,材料软和不耐刮花,受热收缩变形大不好加工。
TAC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但是不耐水,材料脆,表面处理与加工困难,不适合做成型。
PET可以成型,但由于分子结构具有较强的成型反弹。
PC/PMMA复合膜,其成型性好,但硬度稍偏低,容易刮花和不耐磨,影响作为手机屏幕保护贴使用。
因此,PC、SRF、TAC、PET以及PC/PMMA均不适合单独地用作具有曲面屏幕和具有光感屏下指纹解锁功能的手机的手机保护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感屏下指纹解锁的3D屏幕保护贴及其制作方法,其加工简单成本低,且不影响光感屏下指纹解锁功能的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光感屏下指纹解锁的3D屏幕保护贴,包括有从上至下贴合的第一离型膜、聚氨酯涂层、PC/PMMA基膜、OCA胶层、PC基膜、亲硅涂层、硅胶层以及第三离型膜。
进一步地,PC/PMMA基膜包括有上下分层的PMMA层、PC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硕新材料应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硕新材料应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89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