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俯孔自进排水排渣一体化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47914.5 | 申请日: | 201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平;刘勇;张宏图;温志辉;姚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F04F5/24;F04F5/44 |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一体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俯孔自进排水排渣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容纳水渣的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出水端与渣水收集器连通,所述本体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与气瓶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设有虹吸喷嘴,所述虹吸喷嘴的出气端位于所述混合腔内部,且朝向所述混合腔的出水端一侧,在靠近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处连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朝向所述混合腔出水端的外侧,在所述虹吸喷嘴和所述出气管之间的进气管上设有阀体,当压力达到预定值时所述阀体自动打开,所述本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混合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连接孔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虹吸喷嘴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本体还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对应的进水孔,所述后端盖上设有与所述混合腔的出水端相对应的出水孔,所述后端盖上设有与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相对应的进气孔,所述后端盖上设有与所述出气管相对应的出气孔,所述渣水收集器与所述出水孔通过排水管连接,所述气瓶与所述进气孔通过输气管连接,所述排水管和所述输气管分别盘绕在绕管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俯孔自进排水排渣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沿横截面呈喇叭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俯孔自进排水排渣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上设有支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俯孔自进排水排渣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处可拆卸地设有叶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俯孔自进排水排渣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后端盖之间设有限位块。
6.一种俯孔自进排水排渣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俯孔自进排水排渣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上述俯孔自进排水排渣一体化装置放入俯孔中,使其前端盖朝下,后端盖朝上;
步骤S2,打开气瓶的阀门,使气体进入进气管内,并从出气管排出,俯孔自进排水排渣一体化装置在自重及出气管排出气体的反冲力作用下向俯孔深处移动;
步骤S3,当排水管和输气管不再往下移动时,说明俯孔自进排水排渣一体化装置已接触到俯孔深处的泥渣,继续保持气瓶供气,进气管内气体压力增大,阀体打开,气体从虹吸喷嘴喷射出,在混合腔的进水端处形成负压环境,水渣进入混合腔内,叶轮在水流带动下转动,使泥渣和积水混合均匀,混合腔内的水渣在气流作用下经排水管进入渣水收集器;
步骤S4,当排水管和输气管缓慢地向下移动时,说明此时俯孔自进排水排渣一体化装置正在进行清渣工作,保持气瓶持续供气;
步骤S5,当排水管和输气管不再往下移动时,说明俯孔深处的积水积渣已经清理干净,通过转动绕管器,将俯孔自进排水排渣一体化装置取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79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