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破除化学键束缚的炉外脱硝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7723.9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5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明星宇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6;B01D53/7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刘翔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罐 脱硝剂 高温高压水蒸气 化学键 脱硝系统 脱硝剂喷嘴 高温氨气 蒸汽锅炉 存储罐 束缚 脱销 喷射 燃煤锅炉烟气 充分接触 高温高压 化学还原 喷嘴外层 喷嘴中心 脱销系统 出口端 入口端 喷出 脱硝 雾化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破除化学键束缚的炉外脱硝系统和方法,包括:缓冲罐,脱硝剂存储罐,其与所述缓冲罐连接,蒸汽锅炉,其与所述缓冲罐连接,用于制造高温高压水蒸气和高温氨气;脱硝剂喷嘴,其入口端分别与所述脱硝剂存储罐和所述蒸汽锅炉连接,其出口端与所述缓冲罐连接,用于接收脱硝剂并将其通过脱销喷嘴中心管喷射至缓冲罐内部,同时所述脱硝剂喷嘴接收高温高压水蒸气以及高温氨气并将其通过脱硝喷嘴外层喷射至缓冲罐内部,使得当脱硝剂喷出时,高温高压水蒸气把脱硝剂雾化成高温高压细微雾点,细微雾点与燃煤锅炉烟气充分接触,并进行化学还原反应,本发明提供的破除化学键束缚的炉外脱硝系统和方法,解决了现有脱销系统脱销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硝治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破除化学键束缚的炉外脱硝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燃煤锅炉在北方大量使用,燃煤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烟气,烟气内污染物主要源于煤粉和焦粉燃烧生成的SO2、CO和NOX,这些污染物进入到环境空气中造成污染,常采用催化还原法或活性炭吸附催化法进行脱硝。
但是,传统脱硝系统效率只有78%左右,造成脱硝剂耗量增加,同时,氨逃逸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环保排放标准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颗粒物10mg/m3;二氧化硫35mg/m3;氮氧化物50mg/m3),传统SNR和SNCR脱硝技术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破除化学键束缚的炉外脱硝系统和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脱销系统脱销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破除化学键束缚的炉外脱硝系统,包括:
缓冲罐,呈带有细长圆筒形入口管道和细长圆筒形出口管道的罐体,用于做为燃煤锅炉烟气回收处理的腔室;
脱硝剂存储罐,其与所述缓冲罐连接,用以储存和输送脱硝剂;
蒸汽锅炉,其与所述缓冲罐连接,用于制造和输送高温高压水蒸气和高温氨气;
脱硝剂喷嘴,其入口端分别与所述脱硝剂存储罐和所述蒸汽锅炉连接,其出口端与所述缓冲罐连接,用于接收脱硝剂并将其通过脱销喷嘴中心管喷射至缓冲罐内部,同时,所述脱硝剂喷嘴接收高温高压水蒸气和高温氨气并将高温高压水蒸气和高温氨气通过脱硝喷嘴外层喷射至缓冲罐内部,使得当脱硝剂喷出时,高温高压水蒸汽把脱硝剂雾化成高温高压细微雾点,细微雾点与燃煤锅炉烟气充分接触,并进行化学还原反应,同时,高温高压水蒸气与燃煤锅炉烟气中的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分别与燃煤锅炉烟气中的一氧化氮发生化学反应,高温氨气与燃煤锅炉烟气中的一氧化氮发生化学反应。
进一步地,上述破除化学键束缚的炉外脱硝系统中,所述缓冲罐入口通道圆周侧壁上等距并排安装N个脱硝剂喷嘴。
进一步地,上述破除化学键束缚的炉外脱硝系统中,所述脱硝剂喷嘴的安装数量N为大于等于的1的整数。
进一步地,上述破除化学键束缚的炉外脱硝系统中,所述缓冲罐出口通道圆周侧壁上等距并排安装N个脱硝剂喷嘴。
进一步地,上述破除化学键束缚的炉外脱硝系统中,所述脱硝剂喷嘴的安装数量N为大于等于的1的整数。
进一步地,上述破除化学键束缚的炉外脱硝系统中,所述脱硝剂喷嘴与所述脱硝剂存储罐之间设置有脱硝剂传输泵,用于将脱硝剂存储罐内部的脱硝剂传输至脱硝剂喷嘴中心管。
进一步地,上述破除化学键束缚的炉外脱硝系统中,所述脱硝剂喷嘴与所述蒸汽锅炉之间设置有蒸汽传输泵,用于将蒸汽锅炉制造的高温高压水蒸气和高温氨气传输至脱硝剂喷嘴外层。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破除化学键束缚的炉外脱硝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明星宇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启明星宇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77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