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型海底管道健康诊断的探触式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6498.7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6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曼;刘敏;潘礼庆;朴红光;许云丽;易立志;杨先卫;罗志会;李定林;陈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32 | 分类号: | F16L55/32;F16L55/40;F16L101/12;F16L101/3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壁装置 阻尼连接 清洗平台 扫描平台 后撑 大型海底管道 检测设备 健康诊断 触式 前撑 超声波清洗设备 磁化 成像分辨率 液压支撑杆 可伸缩的 物理清洗 管道壁 操控 撑壁 探针 | ||
一种用于大型海底管道健康诊断的探触式检测设备,包括前撑壁装置、清洗平台、扫描平台、后撑壁装置及第一阻尼连接环、第二阻尼连接环、第三阻尼连接环;前撑壁装置与清洗平台之间通过第一阻尼连接环连接,清洗平台与扫描平台之间通过第二阻尼连接环连接,扫描平台与后撑壁装置之间通过第三阻尼连接环连接;所述前撑壁装置与后撑壁装置的结构相同,设于设备的两端,在撑壁装置及后撑壁装置上设有多个液压支撑杆;所述扫描平台上设有多个可伸缩的探针;所述清洗平台上设有物理清洗设备及超声波清洗设备。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管道壁磁化难度大、成像分辨率低、仪器操控困难等难题,研制一种用于大型海底管道健康诊断的探触式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型海底管道健康诊断的探触式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伴随海洋资源的迅猛开发,在我国周边海域内形成了大量的海底管道网络。随着时间推移,处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海底管道面临着不断增大的腐蚀及损伤风险。作为一种重要的海底管道健康监护方法,管道检测技术对海底管道的安全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特别是,近来年国家立项研发海水抽水蓄能发电技术,要求抽取海水的管道口径更大、管道路线曲率更小、管道抗腐蚀性能更强,这对大型海底管道的建设、检测、运营及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按照检测管道的物理区域划分,大型海底管道检测方法可分为管内检测和管外检测两大类。目前,世界上的海底管道内检测技术主要采用超声波成像、漏磁检测、远场涡流、电磁超声等技术,可以实现对海底管道内部金属裂纹、损伤、腐蚀及防腐涂层缺陷、剥落的自动识别与智能探测。但它们往往面临一些技术难题,例如管壁磁化难度大、成像分辨率较低、仪器操控困难等。因此,开发新型的大型海底管道检测设备,弥补现有设备缺陷,将满足我国海洋工程研究,特别是海水抽水蓄能发电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管道壁磁化难度大、成像分辨率低、仪器操控困难等难题,研制一种用于大型海底管道健康诊断的探触式检测设备,提供海底管道内检测新方案,满足海底管道检测需求、特别是海水抽水蓄能发电的需求,不断缩小我国在海洋工程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型海底管道健康诊断的探触式检测设备,包括前撑壁装置、清洗平台、扫描平台、后撑壁装置及第一阻尼连接环、第二阻尼连接环、第三阻尼连接环;前撑壁装置与清洗平台之间通过第一阻尼连接环连接,清洗平台与扫描平台之间通过第二阻尼连接环连接,扫描平台与后撑壁装置之间通过第三阻尼连接环连接;所述前撑壁装置与后撑壁装置的结构相同,设于设备的两端,在撑壁装置及后撑壁装置上设有多个液压支撑杆;所述扫描平台上设有多个可伸缩的探针;所述清洗平台上设有物理清洗设备及超声波清洗设备。
优选的,所述液压支撑杆的一端与液压缸连接,另一端设有球形轮胎,所述液压缸通过安装座固定于前撑壁装置及后撑壁装置上,在液压缸的外部设有液压仓外壳。
优选的,所述球形轮胎包括轮胎外壳以及包覆于轮胎外壳中的球形滚轮,在轮胎外壳内还设有用于带动球形滚轮转动的步第一进马达及传动辊,所述步第一进马达设有多个,每个步第一进马达的输出轴上设有一个传送辊,所述球形滚轮的表面设有圆形凹槽,在传送辊的表面设有与圆形凹槽相配合的圆形凸起。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座上,所述液压支撑杆通过铆钉与液压缸连接。
优选的,所述探针的前端设有压力传感器,在压力传感器的前端设有探头,所述探针的尾端设有齿条;还包括用于带动齿条移动的第二步进马达,第二步进马达的输出端设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在齿条的一侧还设有探针位置测量设备,所述压力传感器、第二步进马达及针位置测量设备均与中控芯片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探头为磁性探头。
优选的,所述探头为非磁性探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64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