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合膜修饰电极的L-酪氨酸检测方法及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6311.3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2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曹忠;朱钦;刘楚;丰赛飞;何军意;肖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30;G01N27/48;B82Y5/00;B82Y15/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长沙优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3 | 代理人: | 周栋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膜修饰电极 制备 检测 修饰电极 酪氨酸 生物分析检测 酸化碳纳米管 电催化氧化 猪血清样品 玻碳电极 复合材料 传感器 分散剂 壳聚糖 纳米片 潜在的 可用 修饰 应用 | ||
1.一种基于复合膜修饰电极的L-酪氨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CuS NS-CS/F-MWCNTs复合材料:
a)采用共混酸化法来制备表面羧基化的F-MWCNTs;
b)制备CuS NS;
c)将步骤a)制备的F-MWCNTs溶于无水乙醇中配置成浓度为0.8mg/mL~1.2mg/mL的F-MWCNTs溶液;将步骤b)制得的CuS NS与0.8%~1.2%CS溶液按质量体积比(4.5~5.5)mg:(0.15~0.25)mL混合后再溶于无水乙醇中,配置成CuS浓度为4.5mg/mL~5.5mg/mL的CuSNS-CS溶液;
(2)制备CuS NS-CS/F-MWCNTs/GCE复合膜修饰电极: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抛光,超声洗净后晾干,将F-MWCNTs溶液进行超声分散后得到的F-MWCNTs分散液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并晾干,得到表面被F-MWCNTs修饰的玻碳电极,将CuS NS-CS溶液进行超声分散后得到的CuSNS-CS匀相溶液滴涂于表面被F-MWCNTs修饰的玻碳电极上,晾干,即得CuS NS-CS/F-MWCNTs/GCE复合膜修饰电极;
(3)以CuS NS-CS/F-MWCNTs/GCE复合膜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以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以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构成三电极体系;然后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考察L-酪氨酸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不同浓度的L-酪氨酸进行测试,绘制工作标准曲线,再采用标准加入法对待测样品中的L-酪氨酸进行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采用共混酸化法来制备表面羧基化的F-MWCNTs具体步骤是:首先将F-MWCNTs与H2SO4和HNO3的混酸混合,其中,所述F-MWCNTs与H2SO4和HNO3的混酸的质量体积比为(0.25~0.35)g:(25~35)mL,所述H2SO4和HNO3的混酸中H2SO4和HNO3的体积比为(2.5~3.5):1;然后超声分散后放入115℃~125℃油浴下搅拌回流1.5h~2.5h得混合液;再用超纯水稀释混合液,待冷却后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最后用乙醇清洗三次并离心后将产物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于55℃~65℃干燥成粉末,即得表面羧基化的F-MWCNTs,保存备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制备CuS NS的具体步骤是:
首先将CuCl加入装有油胺和正辛胺混合液的容器中,其中,所述CuCl与油胺和正辛胺混合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25~0.35)g:(15~25)mL,所述油胺和正辛胺混合液中油胺和正辛胺的体积比为1:1,油浴加热至100℃,同时真空条件下磁力搅拌20min~60min,除去水和氧气;然后升高温度至130℃并保持在该温度,伴随磁力搅拌3.5h~4.5h;同时备好超声均匀的硫粉与油胺和正辛胺混合液的溶液,所述硫粉与油胺和正辛胺混合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25~0.35)g:(8~12)mL,所述油胺和正辛胺混合液中油胺和正辛胺的体积比为1:1;当加热3.5h~4.5h后溶液变得透明时,再将备好的硫粉与油胺和正辛胺混合液的溶液快速注入到容器中的溶液中,得混合溶液,温度降为95℃,加热混合溶液15h~24h;最后冷却至室温,加入过量乙醇洗涤并离心,后将沉淀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于55℃~65℃干燥成粉末,即得CuS NS,于冰箱中保存备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S NS形状为边长13.33±0.67nm、厚度4.50±0.58nm的六边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抛光是依次用0.3μm和0.05μm的氧化铝粉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抛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63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