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户外自动增氧装置及其增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6057.7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7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毋少峰;刘雷;潘华辰;杜林烽;周晓明;潘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户外 自动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自动增氧装置及其增氧方法。现有增氧机在工作中需要持续供能,使用成本较高,且较复杂的结构导致容易发生故障。本发明一种户外自动增氧装置,包括漂浮平台和增氧轮盘模块。增氧轮盘模块包括中心轴、中心盘和增氧活叶。中心轴支承在漂浮平台上。中心盘与中心轴固定。增氧活叶由一体成型的弧形增氧片和铰接体组成。弧形增氧片呈扇环状。铰接体上有限位凸条。n片增氧活叶的铰接体均与中心盘构成转动副。本发明通过设计在重力作用下翻转的增氧活叶;使得水面以上增氧活叶翻转成风车状来收集风能,水面以下增氧活叶翻转成竖直状来减小阻力;从而在较小的风力驱动下即可使增氧轮盘模块发生转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体增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户外自动增氧装置及其增氧方法。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湖水/河水治理等的机器。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及水生植物的生存环境。增氧机一般是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虽然增氧机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仍有些渔业从业者还不了解它的工作原理、类型和功能,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盲目和随意性。在这里有必要先弄懂它的工作原理,这样在实践中才会掌握它的使用方法。众所周知,使用增氧机的目的是向水体增加溶氧,这涉及到氧气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问题。溶解度包括水温、水的含盐量、氧分压3个因素;溶解速率包括溶氧的不饱和程度、水-气的接触面积和方式、水的运动状况3个因素。其中水温和水的含盐量是水体的一种稳定状况,一般不可改变,溶氧的不饱和程度是我们要改变的因素,也是水体当前存在的一种状况。所以要实现向水体增氧必须直接或间接地改变氧分压、水-气的接触面积和方式、水的运动状况3个因素。
现有增氧机一般是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其通常以电动机或柴油机等动力源驱动工作部件,工作中需要持续供能,使用成本较高,且较复杂的结构导致容易发生故障,难以适用于湖泊等天然水体的增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自动增氧装置及其增氧方法。
本发明一种户外自动增氧装置,包括漂浮平台和增氧轮盘模块。所述的增氧轮盘模块包括中心轴、中心盘和增氧活叶。中心轴支承在漂浮平台上。中心盘与中心轴固定。所述的增氧活叶由一体成型的弧形增氧片和铰接体组成。弧形增氧片呈扇环状。铰接体的边缘轮廓由弧形边、铰接边和过渡边组成。弧形增氧片的内侧边缘与铰接体的弧形边连接。铰接体的铰接边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条。所述的增氧活叶共有n片,n≥2,且n/2为奇数。n片增氧活叶的铰接体均与中心盘构成转动副。n片增氧活叶沿中心盘的周向依次排列。
弧形增氧片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水珠吸附结构。水珠吸附结构采用如下四种方案中的一种:
①.弧形增氧片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由内至外依次排列的多条圆弧形沟槽。圆弧形沟槽内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隔断块。
②.弧形增氧片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水珠容纳凹陷。
③.弧形增氧片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取水桨叶。第一取水桨叶的内侧边缘与弧形增氧片的侧面固定。第一取水桨叶呈弯曲状,且内凹面朝向弧形增氧片的圆心轴线。
④.弧形增氧片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取水桨叶。第二取水桨片的内侧边缘与弧形增氧片的侧面固定。第二取水桨叶呈弯曲状。第二取水桨叶的内凹面朝向沿着弧形增氧片圆心轴线的周向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种水珠吸附结构中,各圆弧形沟槽的圆心轴线与弧形增氧片圆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第二种水珠吸附结构中,水珠容纳凹陷呈半球状。
进一步地,第三种水珠吸附结构中,在弧形增氧片由内向外的方向上,不同第一取水桨叶的高度依次减小。弧形增氧片的两侧面及第一取水桨叶上均设置有印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60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