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烟净化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44955.9 | 申请日: | 201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0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姚新群;魏玉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圣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C3/12 | 分类号: | B03C3/12;B03C3/06;B03C3/34;B03C3/38;B03C3/49;B03C3/66;B03C3/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动力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75 | 代理人: | 梁艳 |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筒体 电离区 油区 油烟净化设备 电场 两端开口 气流通过 同心设置 油烟管道 油烟颗粒 沉积 油烟 电场作用 电离 荷电 净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烟净化设备,包括电离区和积油区;电离区包括多个两端开口的第一导电筒体,多个第一导电筒体同心设置,相邻的第一导电筒体之间形成气流通过的空间;积油区包括多个两端开口的第二导电筒体,多个第二导电筒体同心设置,相邻的第二导电筒体之间形成气流通过的空间;电离区用于在第一电压的作用下,相邻的第一导电筒体之间形成第一电场,对经过的空气和油烟进行电离;积油区用于在第二电压的作用下,相邻的第二导电筒体之间形成第二电场,使得油烟颗粒荷电在所述第二电场作用下沉积;该设备能够方便的安装于油烟管道前端,在油烟管道前端对油烟进行净化,有效避免油烟颗粒在管道内沉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烟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烟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或餐饮业烹饪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分的废气,若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将会给空气带来很大的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国家和地方都出台了控制油烟污染的规定,要求餐饮业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备。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是目前最常用的油烟净化设备之一,主要工作原理为:利用电场吸附油烟颗粒,让含有烟气、尘雾等污染物的空气通过一带高压静电场的设备,净化设备工作时,电场的阴极和阳极被加上高压直流电压,形成高压电场,高压电场能够吸附油烟颗粒,净化烟雾。
现有的静电式油烟净化器一般为平板式,即电场由一个阴极板和一个阳极板组成,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形成高压电场对油烟进行净化处理,此类静电式油烟净化器一般安装在油烟管道的末端,这样在油烟管道内会沉积大量的油烟颗粒,不易清理。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只能安装在油烟管道末端带来的油烟管道沉积油烟问题,提出一种油烟净化设备,能够安装在油烟管道前端,解决油烟管道沉积油烟的问题。
一种油烟净化设备,包括沿轴向并列设置的电离区和积油区;
所述电离区包括多个两端开口的第一导电筒体,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筒体同心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导电筒体之间形成气流通过的空间;
所述积油区包括多个两端开口的第二导电筒体,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筒体同心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二导电筒体之间形成气流通过的空间;
所述电离区用于在第一电压的作用下,相邻的所述第一导电筒体之间形成第一电场,对经过的空气和油烟进行电离,形成油烟颗粒荷电;
所述积油区用于在第二电压的作用下,相邻的第二导电筒体之间形成第二电场,使得油烟颗粒荷电在所述第二电场作用下沉积。
进一步地,所述油烟净化设备还包括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电离区和所述积油区电连接,用于为所述电离区和所述积油区分别施加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
所述第一电压为正电压或者负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正电压或者负电压;
最里层的第一导电筒体和第二导电筒体接地,由里向外间隔的第一导电筒体和第二导电筒体接地;剩余的第一导电筒体和第二导电筒体带电,所述油烟颗粒荷电沉积于接地的第二导电筒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油烟净化设备还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进行开关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值为14000V至18000V;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值为7000V至9000V;
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筒体的轴向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导电筒体的轴向长度为20mm至60mm;
多个第二导电筒体的轴向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导电筒体的轴向长度为100mm至500mm;
相邻的所述第一导电筒体之间的间距为15mm至20mm;
相邻的所述第二导电筒体之间的间距为7mm至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圣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圣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49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