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园区月台的车牌识别和管理系统以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44945.5 | 申请日: | 201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0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强;周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亚美利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徐丽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月台 车牌 识别 管理 系统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园区月台的车牌识别和管理系统以及方法,包括:出入园智能识别模块对入园车辆和出园车辆分别进行识别,得到车辆入园信息和车辆出园信息;月台视频监控模块采集视频图像数据信息;数据库模块根据车辆入园信息和车辆出园信息生成在园车辆清单;月台占用和识别模块根据视频图像数据信息判断月台处的车位是否处于占用状态,如果是,则识别占用车位对应车辆的车牌信息,将占用车位对应车辆的车牌信息与在园车辆清单中的车牌信息进行相似度匹配,得到匹配结果;月台可视化管理模块显示月台处的车位的占用状态、匹配结果和/或视频图像数据信息,可以准确识别车牌信息,以及对园区进行可视化管理,提高月台管理能力和园区运转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园区月台的车牌识别和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月台作为货物交接的关键节点,其使用率和动态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园区的整体运转效率。如何正确识别到月台的占用状态,并确认占用的车辆身份是实现月台动态调度管理的关键。
目前,对于车位的占用情况通常采用深度学习和视频图像识别的方法,但是,上述方法由于摄像头安装的位置较高,不能对车牌进行准确识别。另外,不能实时获知月台占用和车辆出入园区的实际情况,无法对园区进行可视化管理,从而导致园区运转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园区月台的车牌识别和管理系统以及方法,可以准确识别车牌信息,以及对园区进行可视化管理,提高月台管理能力和园区运转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园区月台的车牌识别和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出入园智能识别模块、月台视频监控模块、月台占用和识别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库模块和月台可视化管理模块;
所述出入园智能识别模块、所述月台视频监控模块、以及所述月台占用和识别模块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库模块和所述月台可视化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相连接;
所述出入园智能识别模块,用于对入园车辆进行识别,得到车辆入园信息,以及对出园车辆进行识别,得到车辆出园信息,并将所述车辆入园信息和所述车辆出园信息发送给所述通信模块;
所述月台视频监控模块,用于采集视频图像数据信息,并将所述视频图像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通信模块;
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出入园智能识别模块发送的所述车辆入园信息和所述车辆出园信息,根据所述车辆入园信息和所述车辆出园信息生成在园车辆清单;以及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月台视频监控模块发送的所述视频图像数据信息;
所述月台占用和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视频图像数据信息判断月台处的车位是否处于占用状态,如果处于所述占用状态,则识别占用车位对应车辆的车牌信息,将所述占用车位对应车辆的车牌信息与所述在园车辆清单中的车牌信息进行相似度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所述月台可视化管理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月台处的车位的占用状态、所述匹配结果和/或所述视频图像数据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占用车位对应车辆的车牌信息包括多个字符信息;
所述月台占用和识别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占用车位对应车辆的车牌信息中包括的字符串信息,与所述在园车辆清单中的车牌信息包括的字符串信息进行相似度计算,将相似度最高的车牌信息作为所述匹配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出入园智能识别模块包括出入口无线智能道闸;所述通信模块包括3G/4G/5G传输模块、互联网传输模块和局域网LAN交换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包括云端数据库模块;所述月台占用和识别模块包括第一月台码流处理及识别一体化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亚美利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亚美利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49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