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增透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4370.7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8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曹晨刚;潘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31/02 | 分类号: | C07C231/02;C07C233/65;C08L23/12;C08K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增透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增透剂的制备方法。该增透剂是芳香族酰胺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诱导聚丙烯结晶。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1,3,5‑苯三甲酰氯与烷基苯胺通过条件简单的化学反应得到。该化合物是良好的聚丙烯结晶增透剂,聚丙烯晶体中β晶型含量大于80%,晶体尺寸下降70%,可以显著提高聚丙烯制品的透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增透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虽然聚丙烯的机械性能较好,但是由于透明性较差,使得它在医疗用品,包装以及日用品等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束缚。通过向聚丙烯中添加增透剂,不仅保持了其质轻、价廉、易加工的优点外,其透明性以及其他性能也相比普通聚丙烯也有很大的提高。不同的环境下,聚丙烯可以得到α、β、γ、δ和拟六方体等五种类型,其中α、β晶型较为常见。不同晶型的PP具有不同的结晶参数和加工与应用性能。
α晶型为单斜晶系,是形成的晶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为稳定的一种晶型,目前商品化的聚丙烯增透剂,主要是诱导聚丙烯生成α晶型,但是α晶型形成的球晶尺寸较大,尺寸大于入射光的波长时,最终导致制品的透明性较差。
β晶型是聚丙烯另一种常见的晶型,属于六方晶系,处于亚稳态,所以只能在特定的温度梯度场中或剪切应力作用下或者熔融状态下迅速冷却到某一温度下等温结晶得到β晶型聚丙烯。但是β晶型对于聚丙烯材料的性能提高是非常有效的。目前,β晶型增透剂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背景,本发明提供一种芳香族酰胺类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结构,
式中,R为甲基、乙基、丙基。
这种芳香族酰胺类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在10-30ml,最优在5-10ml的甲基苯胺、乙基苯胺或丙基苯胺,最优为甲基苯胺中加入100-200ml N-甲基吡咯烷酮,最优50-100ml N-甲基吡咯烷酮和5-20ml三乙胺,在温度为0-5℃滴入5-10g1,3,5-苯三甲酰氯,在50-80℃反应4-8h后,将沉淀析出,抽滤,干燥箱,制得芳香族酰胺类化合物增透剂。
该芳香族酰胺类化合物通过与聚丙烯共混,可以诱导聚丙烯结晶,生成含量大于80%的β晶型,在保留聚丙烯原有性能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聚丙烯制品的透明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5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0ml的甲基苯胺和2.0g起干燥作用的氯化锂,随后再加入200ml的N-甲基吡咯烷酮和20ml三乙胺,在冰水浴中搅拌均匀至温度为5℃。将称量好的6.3g1,3,5-苯三甲酰氯试剂溶解在装有40ml的分液漏斗中,以2-3s一滴的滴速缓缓滴加到混合溶液中,三口烧瓶中的溶液由无色的澄清液体变为黄色的不再澄清的浑浊的液体,滴加成功后,搅拌加热至75℃。反应4h后,停止搅拌,将所得产物倒入300ml的冰水混合物中,待沉淀析出,抽滤,放于干燥箱内5h取出即为1,3,5-苯三甲酸三(甲基苯胺)增透剂,收率为89%。
实施例2
在5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0ml的乙基苯胺和2.0g起干燥作用的氯化锂,随后再加入200ml的N-甲基吡咯烷酮和20ml三乙胺,在冰水浴中搅拌均匀至温度为5℃。将称量好的6.3g1,3,5-苯三甲酰氯试剂溶解在装有40ml的分液漏斗中,以2-3s一滴的滴速缓缓滴加到混合溶液中,三口烧瓶中的溶液由无色的澄清液体变为黄色的不再澄清的浑浊的液体,滴加成功后,搅拌加热至75℃。反应4h后,停止搅拌,将所得产物倒入300ml的冰水混合物中,待沉淀析出,抽滤,放于干燥箱内5h取出即为1,3,5-苯三甲酸三(乙基苯胺)增透剂,收率为79%。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43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分布α-烯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乙烯动态交联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