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管道死油段泄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4112.9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7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聂中文;黄晶;单超;西敬军;黄薇薇;冯骋;于永志;刘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164 | 分类号: | F16K17/164;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液体管道 死油 泄压 控制器 压力监测报警装置 临界压力 压力信号 监测报警装置 报警 控制器控制 闭合 财产安全 断开状态 开启压力 实时采集 压力监测 引压管 准确率 传输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管道死油段泄压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设置临界压力值;步骤2、开启压力监测报警装置和控制器,并使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均处于断开状态;步骤3、压力监测报警装置实时采集压力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中;步骤4、控制器对接收到的压力信号进行分析,当压力值大于临界压力值时则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3;步骤5、压力监测报警装置发出报警的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闭合,通过引压管进行泄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使液体管道死油段压力监测报警速度更及时、准确率更高,从而及时对液体管道死油段进行及时泄压,提高液体管道及周边人员和财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液管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管道死油段泄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体管道运行过程中,对于死油段管道,由于设计过程中未考虑或设计时认为其内部液体的温升膨胀在安全范围内等原因。未设置安全泄压阀或热膨胀阀,致使液体管道死油段内由于温度升高,阀门等的法兰处出现液体渗出,最终酝酿成安全事故,给社会和企业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更给管道周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如果不及时掌握死油段管道是否压力升高等相关信息,及时进行处理,将导致液体渗出,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及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管道死油段泄压方法,使液体管道死油段压力检测报警速度更及时、准确率更高并能及时泄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管道死油段泄压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设置压力监测报警装置和控制器的临界压力值;
步骤2、开启压力监测报警装置和控制器,并使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均处于断开状态;
步骤3、压力监测报警装置实时采集压力信号,并将所采集的压力信号传输至控制器中;
步骤4、控制器对接收到的压力信号进行分析,当压力值大于所述步骤1中的临界压力值时则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3;
步骤5、压力监测报警装置发出报警的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闭合,通过引压管进行泄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压力监测报警装置的临界压力值和控制器的临界压力值相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压力监测报警装置采集压力信号的间隔为75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压力监测报警装置通过电缆将所采集的压力信号传输至控制器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5中引压管将液体输送至排污管中实现泄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监测报警装置包括压力变送器、压力继电器电源和报警器,压力变送器用于采集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之间的液体管道的压力信号,并将所采集的压力信号分别传输至控制器和所述压力继电器中;压力继电器用于控制电源对报警器的供电状态;报警器用于发出警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均设有电磁阀体、阀体驱动器、信号转换器和电源,信号转换器用于接受控制器发出的指令信号,并将指令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阀体驱动器则根据其接收到的电信号控制电源对电磁阀体供电状态;电磁阀体用于实现阀门的断开和闭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5中压力监测报警装置发出报警的具体方法为:压力变送器将采集到的压力信号输送至压力继电器中;当压力信号值大于所述步骤1中的临界压力值时压力继电器闭合,电源对报警器供电,进而触发报警器报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5中控制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开启的具体方法为:信号转换器接收到控制器发出的指令信号,并将指令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控制阀体驱动器使电磁阀体处于通电状态,进而电磁阀体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41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