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雾霾空气集成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3712.3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7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毕有桢;王胜民;鲁云强;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霾 集成净化系统 过滤器 臭氧净化器 净化器 多层滤网 加压风机 空气通过 颗粒物 水介质 二氧化钛光触媒 光触媒净化器 循环水回收管 积尘检测器 检测系统 净化系统 清洁空气 杀菌系统 新风系统 净化 主阀门 达标 阀门 积尘 灭杀 杀菌 微生物 细菌 病毒 环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雾霾空气集成净化系统,属于雾霾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净化系统包括加压风机、水介质净化器、臭氧净化器、光触媒净化器、循环水回收管、多层滤网过滤器、积尘检测器等部件,雾霾空气通过加压风机作用进入水介质净化器中,除去直径较小的颗粒物,其后进入杀菌系统中,经由臭氧净化器和二氧化钛光触媒净化来灭杀空气中的细菌、病毒以及各种微生物;经过杀菌后进入多层滤网过滤器,除去雾霾空气中大多数的颗粒物;其后空气通过积尘检测系统,若空气的质量达标则主阀门打开空气进入下一环节,若空气质量不达标则经由侧阀门进入另一管道。经过处理的清洁空气再由新风系统输送到各个房间,其中在输送前可以调节空气的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雾霾空气集成净化系统,属于雾霾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德国、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空气质量的恶化,在经历了漫长的治理之后才有所好转,所以空气污染的治理不是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传统的开窗通风、室内盆栽的空气净化方式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尤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开窗通风已经不可能实现,而室内盆栽的净化效率比较有限,由此空气净化装置便成了人们的首选。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空气净化装置主要运用的技术有:活性炭吸附技术、静电沉积技术、正负离子技术、HEPA过滤技术、光触媒技术、催化技术、超结构光矿化技术等,这些单一的净化处理技术难以满足大空间的办公或居家环境要求。鉴于此,提出融合多重过滤、富氧的复合技术,研发可用于大面积、大空间的中央集成式雾霾空气净化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办公电器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雾霾空气集成净化系统,利用碳纤维过滤、活性炭过滤、光触媒催化、臭氧净化等多技术集成为一体,并针对上述单一技术手段的缺陷性,添加了循环再利用系统、水介质净化系统、积尘检测系统、滤网自动清洁系统以及新风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增加雾霾空气的处理效率、解决滤网反复拆洗以及室内新风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雾霾空气集成净化系统包括包括加压风机1、水介质净化器2、臭氧净化器4、光触媒净化器5、循环水回收管6、回送管7、多层滤网过滤器10、积尘检测器11、 HEPA膜9、侧阀门12、主阀门13、湿度调节器14、送风主管道15、水泵17、净水管18、废水排出管19、废水静置室20;
加压风机1通过送风主管道15与水介质净化器2的进风口连接,水介质净化器2的出风口通过送风主管道15与多层滤网过滤器10的进风口连接,多层滤网过滤器10的出风口与送风主管道15连接,臭氧净化器4与光触媒净化器5位于水介质净化器2与多层滤网过滤器10之间,依次固定在送风主管道15的内壁上;多层滤网过滤器10后面的送风主管道15内部依次设有积尘检测器11、主阀门13和湿度调节器14,主阀门13与积尘检测器11之间的送风主管道15与回送管7连通,回送管7与水介质净化2相连通,在回送管7上设置有HEPA膜9,回送管7与送风主管道15连接处设有侧阀门12;
所述水介质净化器2包括喷头3、填充物支撑板25、废水收集槽Ⅰ21,水介质净化器2的两端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水介质净化器2的顶部设有喷头3,喷头3与进水管26连通,底部放置填充物支撑板25,填充物支撑板25上放置填料;水介质净化器2底部一侧设有废水收集槽Ⅰ21,废水收集槽Ⅰ21通过水管与废水静置室20连通;
多层滤网过滤器10包括滤网清洁喷头23、废水收集槽Ⅱ24、活性炭层8、人造纤维层16、滤网清洁喷头24,多层滤网过滤器10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多层滤网过滤器10的内部设有两个活性炭层8和一个人造纤维层16,人造纤维层16位于两个活性炭层8之间,活性炭层8和人造纤维层16均固定在多层滤网过滤器10的侧壁上,活性炭层8和人造纤维层16之间设有滤网清洁喷头23,滤网清洁喷头23固定在侧壁上,滤网清洁喷头23与滤网清洁喷头24连通,滤网清洁喷头24位于多层滤网过滤器10的外壁上与进水管26连通,多层滤网过滤器10底部一侧设有废水收集槽Ⅱ24,废水收集槽Ⅱ24通过水管与废水静置室20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3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