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轴承磨床的轴承内圈自动上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3554.1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4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亮;殷埝生;史建俊;徐宏;丁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5/35 | 分类号: | B24B5/35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轴承 磨床 内圈 自动 上下 装置 | ||
1.一种应用于轴承磨床的轴承内圈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板(2)、供料组件(3)、V型块待料组件(5)、用于内撑轴承内圈(6)并将轴承内圈(6)向下输送至磨床(7)加工位的内撑手上料组件(4)、以及下料组件(1);
供料组件(3)倾斜固定于安装基板(2)前侧左上位置,V型块待料组件(5)固定于安装基板(2)后侧,V型块待料组件(5)上设有移动轴(5-4)和用于承接待加工轴承内圈(6)的V型块(5-1),安装基板(2)开有与V型块(5-1)匹配的通过孔;内撑手上料组件(4)位于安装基板(2)前侧、供料组件(3)右侧,移动轴(5-4)穿过安装基板(2)并与内撑手上料组件(4)固定连接,下料组件(1)倾斜固定于安装基板(2)前侧左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轴承磨床的轴承内圈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V型块待料组件(5)还包括第二气缸固定板(5-2)、薄型气缸(5-3)、推动板(5-6)、平移板(5-7)和若干直线轴承圆法兰(5-5);移动轴(5-4)的数量与直线轴承圆法兰(5-5)的数量相等,且每一移动轴(5-4)的两端均设有螺纹;
第二气缸固定板(5-2)呈“几”字形,其两侧通过螺栓连接于安装基板(2)后侧,薄型气缸(5-3)通过螺钉连接于第二气缸固定板(5-2)凸起的端面上;平移板(5-7)与薄型气缸(5-3)的活塞杆通过螺钉连接,平移板(5-7)的上部向左Z形弯折并与推动板(5-6)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若干直线轴承圆法兰(5-5)穿过安装基板(2)并通过螺钉连接在安装基板(2)上位于第二气缸固定板(5-2)上部的位置;多个移动轴(5-4)螺纹连接在推动板(5-6)上,且所述多个移动轴(5-4)一一对应穿过多个直线轴承圆法兰(5-5);平移板(5-7)的下部向左弯折并与V型块(5-1)通过螺钉连接;
内撑手上料组件(4)包括右卡爪(4-1)、左卡爪(4-2)、U型架(4-4)、第二双杆气缸(4-5)、第三双杆气缸(4-6)和固定架(4-7);
左卡爪(4-2)的前端下部和右卡爪(4-1)的前端下部均设有用于内撑轴承内圈(6)的销轴,两卡爪的中部均开有通孔,所述两卡爪的后部均设有U形连接爪,且各自的U形连接爪均开有上下贯通的腰型连接孔;
固定架(4-7)为一块连接板,第二双杆气缸(4-5)通过螺钉连接在固定架(4-7)右侧,第二双杆气缸(4-5)的推板朝向左侧;U型架(4-4)与第二双杆气缸(4-5)的推板通过螺钉连接,U型架(4-4)的U形连接部开有上下贯通的销孔,固定架(4-7)左侧设有两分别与所述两卡爪中部通孔匹配的轴杆;
所述两卡爪的中部分别转动连接在两轴杆上,所述两卡爪的后部均通过卡销(4-3)转动连接在U型架(4-4)上;第二双杆气缸(4-5)通过螺钉连接在第三双杆气缸(4-6)的推板上,第三双杆气缸(4-6)竖直设置,所述多个移动轴(5-4)的自由端分别与第三双杆气缸(4-6)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轴承磨床的轴承内圈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直线轴承圆法兰(5-5)的数量为3个,并且,3个圆法兰直线轴承(5-5)呈倒等腰三角形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35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