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管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42931.X | 申请日: | 2019-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8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佩东 |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3/16;F24F7/007;F24F11/58;F24F110/50;F24F110/64;F24F110/70;F24F110/60;F24F110/10;F24F110/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管理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新风单元、空气净化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空气管家;新风单元和空气净化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有WiFi控制装置,每个WiFi控制装置均与云端服务器通讯连接;空气管家包括可移动外壳以及设置于移动外壳内的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电池以及用于检测室内空气指标的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电池和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云端服务器通讯连接;传感器用于将检测到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传递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根据数字信号控制新风单元和空气净化单元工作。利用空气管家检测室内空气指标并传送给云端服务器,以使云端服务器整体控制以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空气调节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室内的新风系统都是安装在室内的固定位置上的,而空气净化器也是放在一定范围内,这就使得室内的空气质量并不会像新风系统或者空气净化器检测出来的那么清新。故而,通过新风系统及空气净化器检测室内空气的指标并调节空气的质量,并不能够将室内空气的指标调节至预设的范围内。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通过新风系统及空气净化器检测室内空气的指标并调节空气的质量,并不能够将室内空气的指标调节至预设的范围内的问题,提供一种空气管理系统。
一种空气管理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新风单元、空气净化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空气管家;新风单元和空气净化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有WiFi控制装置,每个WiFi控制装置均与云端服务器通讯连接;空气管家包括可移动外壳以及设置于移动外壳内的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电池以及用于检测室内空气指标的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电池和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云端服务器通讯连接;传感器用于将检测到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传递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根据数字信号控制新风单元和空气净化单元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空气管理系统还包括手持设备,手持设备与云端服务器、新风单元、空气净化单元以及空气管家连接;手持设备用于设定新风单元、空气净化单元及空气管家的工作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新风单元包括至少一台新风机;每个新风机均包括第一执行机构和第一检测机构,以及一个WiFi控制装置;第一执行机构和第一检测机构均与WiFi控制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机构至少包括PM2.5传感器、CO2传感器、气味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之一;PM2.5传感器、CO2传感器、气味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WiFi控制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新风单元还包括至少一台换风机;每个换风机均包括第二执行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以及一个WiFi控制装置;第二执行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均与WiFi控制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检测机构至少包括PM2.5传感器、CO2传感器、气味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之一;PM2.5传感器、CO2传感器、气味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WiFi控制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单元包括至少一台空气净化器;每个空气净化器均包括第三执行机构和第三检测机构,以及一个WiFi控制装置;第三执行机构和第三检测机构均与WiFi控制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检测机构至少包括PM2.5传感器、CO2传感器、气味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之一;PM2.5传感器、CO2传感器、气味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WiFi控制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WiFi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新风单元的执行机构和检测机构以及空气净化单元的执行机构和检测机构连接;无线通讯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佩东,未经李佩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29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跟踪线索即时创建平台
- 下一篇:一种基于NB-IoT网络的智能遥控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