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商用高效精炼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40700.5 | 申请日: | 2019-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4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池建义;周效;王杰;乔晓辉;邢旺;张耀;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包头市中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2C28/00;C22C3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宋艳艳 |
| 地址: | 014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件 钢液 高纯度 脱氧剂 稀土元素镧 钢液脱氧 夹杂物 脱氧 商用 精炼 复合脱氧剂 耐磨性 晶粒 力学性能 流动性能 水口结瘤 冶炼条件 钢水 微量元素 洁净度 添加量 上浮 细化 去除 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商用高效精炼脱氧剂,所述脱氧剂包括高纯度的稀土元素镧和铈,其中镧和铈的纯度均在99.9%以上,高纯度的镧和铈组合对钢液具强烈的脱氧效果。镧和铈作为复合脱氧剂在钢液脱氧的过程中,添加量较少,在0.015‑0.03%之间,少量的镧和铈降低钢液中夹杂物的尺寸,提高钢件的洁净度和力学性能;在钢液脱氧的过程中,镧和铈带给钢液中的夹杂物在钢液中呈现上浮状态,容易去除,并且微量元素的残余,增加了钢件的韧性和耐磨性。本发明通过高纯度的稀土元素镧和铈进行组合,深度高效脱氧,细化钢件组织晶粒,改善钢水的流动性能,在冶炼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或消除水口结瘤,提高钢件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商用高效精炼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钢材的性能要求的越来越高,因此钢中成分的控制要求也随之增加。在冶炼过程中,为了提高钢铁的质量,向铁水中充入大量的氧气,使得钢液中的有害元素在钢液表面产生乳化作用,最终去除钢液中的有害元素。钢液中的主要元素是碳,碳与氧反应能够产生动力,加速反应的进行,有利于非金属夹杂物的上浮和有害气体的排出。但是碳与氧的反应存在平衡关系。当钢液中的氧气含量过高,在浇铸过程中,再次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使得钢件产生气孔、疏松,破坏钢件的使用性能。为了使钢液中的氧含量在平衡的范围内,在出钢的过程中必须对钢水进行脱氧。为了尽可能地对钢液中的氧进行脱出,应该按照多脱氧少夹杂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脱氧剂,实现用最少的脱氧剂脱最多的氧,且夹杂物的含量也不能太多。选取不同的脱氧剂会对钢液中的夹杂物的性质也会有不同的影响,故而,选取合适的脱氧剂对炼钢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国内外目前脱氧剂大致可分为单一脱氧剂、复合脱氧剂、缓释脱氧剂等。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脱氧剂中通常含有Al和硅铝钡钙等,但是,这些脱氧剂一方面用量大,铝系的脱氧剂的添加量通常为0.03-0.08%,成本高;另一方面在钢水的脱氧过程中,脱氧剂会导致钢水中三氧化二铝夹杂量高,钢水的浇注性能变差,得到的钢件的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变差。此外现有脱氧剂在使用过程中的脱氧效果不够明显。对钢液的净化程度不足,难以达到某些对氧含量要求很高的高端钢种的标准,影响最终产品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钢水脱氧过程中用量少,脱氧效果显著的商用高效精炼脱氧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商用高效精炼脱氧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商用高效精炼脱氧剂的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商用高效精炼脱氧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镧40-60%和铈40-60%;
镧的纯度在99.9%以上,
铈的纯度在99.9%以上。
为了提高钢铁冶炼过程中的脱氧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脱氧剂包括高纯度的稀土元素镧和铈,其中镧和铈的纯度均在99.9%以上,高纯度的镧和铈组合,对钢液具强烈的脱氧效果,同时镧和铈作为脱氧剂在钢液脱氧的过程中,添加量较少,在0.015-0.03%之间,少量的镧和铈降低钢液中夹杂物的尺寸,提高钢件的洁净度和力学性能。镧和铈在钢液脱氧的过程中,带给钢液中的夹杂物在钢液中呈现上浮状态,容易去除,并且微量元素的残余,增加了钢件的韧性和耐磨性。本发明提供的脱氧剂通过高纯度的稀土元素镧和铈进行组合,深度高效脱氧,细化钢件组织晶粒,改善钢水的流动性能,在冶炼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或消除水口结瘤,提高钢件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组分还包括锰,锰的重量百分比在10%以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锰的纯度在99.9%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包头市中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包头市中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07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铝中高碳钢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控制管线钢中B类夹杂物的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