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式换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38437.6 | 申请日: | 2019-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1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郑希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携智汇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8 | 代理人: | 路阳 |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换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式换热器,第一流道包括板间通道、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配合件包括第一腔,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导流管包括第二腔、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配合件与导流管固定连接;导流管贯穿第一腔并伸入第一孔道;第一阻挡部自其中一板片向第一孔道内延伸并与导流管密封;板间通道通过板片分隔为第一板间通道和第二板间通道;第一阻挡部将导流管外部分为第一流通区和第二流通区,第一流通区经第一板间通道与第二孔道连通,第一流通区与第一腔连通;第二流通区经第二板间通道与第二孔道连通,第二流通区与第二腔连通。本发明有利于节省板式换热器所需要的安装空间以及提高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可应用于空调以及汽车电池冷却等领域,板式换热器由多张板片堆叠而成,板式换热器内部流动两种相互隔离的工质,两种工质包括制冷剂和载冷剂,二者在板式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通常,制冷剂进入板式换热器的方式大都是从板式换热器的一侧进入,然后从板式换热器的另一侧离开,板式换热器两侧都需要有相应的连接管路,使得板式换热器所需要的安装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板式换热器结构进行改进,有利于节省板式换热器所需要的安装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多张板片,所述多张板片层叠设置构成不相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包括板间通道、由所述多张板片的一角孔构成的第一孔道、以及所述多张板片的另一角孔构成的第二孔道;
所述板式换热器还包括集成件和第一阻挡部;所述集成件包括配合件和导流管,所述配合件包括第一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腔外围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开设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腔通过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孔道连通,所述第一腔通过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外部连通;所述导流管包括第二腔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腔外围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开设有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配合部贯穿所述第一腔并通过所述第一端口伸入所述第一孔道,所述第二腔通过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腔通过所述第五端口与所述第一孔道连通;在所述第一孔道,所述第一阻挡部自所述多张板片中的其中一板片的角孔的边缘向所述第一孔道内延伸,所述第一阻挡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密封连接;所述板间通道通过所述其中一板片分隔为第一板间通道和第二板间通道,所述第一板间通道比所述第二板间通道靠近所述配合件;
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一孔道的部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孔道的内径,在所述第一孔道,所述第一阻挡部将所述导流管的外部区域分为第一流通区和第二流通区,所述第一流通区经所述第一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二孔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通区经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流通区经所述第二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二孔道连通,所述第二流通区经所述第五端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本申请通过改进板式换热器的结构,使得板式换热器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之间通过第一腔、第一流通区、第一板间通道、第二孔道、第二板间通道、第二流通区、第二腔实现连通,进而实现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中的一个作为进口,另一个作为出口,且集成件靠近第一孔道设置,相应的,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也集中靠近第一孔道设置,有利于优化板式换热器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板式换热器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所示的板式换热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所示的板式换热器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板式换热器做斜角对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板式换热器的导流管与第一阻挡部的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板式换热器配合件与第一边板固定方式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84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