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场桥轨道异物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7867.6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0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任德华;柳映辉;赵婷婷;陈亚瑞;吴超;燕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8B21/02;G06K9/00;B66C15/06;B66C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异物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场桥轨道异物监控系统,包括:工业计算机、高清网络摄像头、视频监控及管理软件、异物及危险事件自动检测软件,以及辅助报警和控制装置。该系统通过场桥四角的高清数字摄像头进行数据采集,为驾驶员提供实时显示输出,同时采用目标检测、距离估计等图像处理方法进行视频信息实时分析、异物检测;当检测到异物时可以对场桥驾驶员和场桥周边作业人员提供声光告警或对场桥直接输出减速停车控制命令。系统大大扩展驾驶员可观察视野,采用人防和技防相结合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港口、码头、货场等场桥设备广泛使用的场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应用领域,更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场桥轨道异物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场桥,又称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是集装箱货物进行堆码作业的专用机械。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货场等场所。它由门形支架、动力传动系统、起升机构、大车运行机构、小车运行机构及伸缩式吊具等组成。装有集装箱吊具的行走小车沿主梁轨道行走,进行集装箱装卸和堆码作业,轮胎式行走机构可使起重机在货场上行走,并可作90°直角转向,从一个货场转移到另一货场。驾驶员在场桥内部控制室操作场桥进行堆码作业。由于驾驶员存在视觉盲区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场桥在位移、作业过程中,时常发生场桥与场桥,场桥与轨道员工、场桥与车辆、场桥与异物之间发生碰撞、辗压等安全事故。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场桥轨道异物监控系统,帮助防止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场桥轨道异物监控系统,利用技术手段扩展驾驶员的观察视野,并进行自动异物检测,为驾驶员提供视觉盲区(驾驶员的注意力、视野、方位、距离、光线等因素导致)遇险辅助预警和辅助控制场桥减速或停车,提高操作的安全性,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场桥轨道异物监控系统,包括:工业计算机、高清网络摄像头、视频监控及管理软件、异物及危险事件自动检测软件,以及辅助报警和控制装置。
所述的工业计算机配置工业触摸屏及GPU显卡,运行相关软件,为驾驶员提供人机操作、显示与控制界面;
所述的高清网络摄像头安放在场桥四个角,用来捕捉场桥及场桥周边状况,并将高清视频信息传输到工业计算机;
所述的视频监控及管理软件进行高清网络摄像机参数设置,工作控制,实时显示高清网络摄像机传输回来的视频信息、异物及危险事件自动检测软件的参数设置以及检测到的对象的突出显示;
所述的异物及危险事件自动检测软件实时分析高清网络摄像机传输回来的视频信息,按照预设定规则进行异物及危险事件检测,一旦检测到异物及危险事件就将相关对象在视频监控软件中突出显示,并按已设定处理规则控制辅助报警和控制装置工作;
所述的辅助报警和控制装置是声音和灯光警示设施,以及控制场桥减速或停车的硬件控制设施。
进一步,所述工业计算机配置为上电自启,并进行各模块功能自检,自检通过后直接进入视频监控及管理软件界面;GPU显卡为异物及危险事件自动检测软件提供算力支持。
进一步,所述的异物及危险事件自动检测软件提供检测场桥作业范围内人员检测、集装箱拖车辆检测、场桥与场桥距离检测等,并支持根据不同距离采取不同处理措施。支持对现场异物的大小、报警距离、运动灵敏度等参数的调整。在补光光源的帮助下实现24小时连续工作。人及车辆检测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实现。
进一步,一种场桥轨道异物监控系统还支持重要视频的转存,最长60天的监控视频信息的存储与回放;详细的系统日志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7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无线网络数字听诊器
- 下一篇:一种红外人脸图像到可见光人脸图像的转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