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显示驱动电路的公共电压补偿装置及补偿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37699.0 | 申请日: | 2019-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2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智全;张耀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张立晶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显示 驱动 电路 公共 电压 补偿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显示驱动电路的公共电压补偿装置及补偿方法。显示驱动电路包含接收单元及锁存单元。接收单元接收多个输入数据并将该多个输入数据传送至锁存单元。公共电压补偿装置包含判断单元及补偿单元。判断单元耦接至接收单元与锁存单元之间,用以根据该多个输入数据判断是否需对耦合的公共电压进行补偿。补偿单元耦接至判断单元,用以根据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对耦合的公共电压进行补偿,以产生补偿后公共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显示器有关,尤其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显示驱动电路的公共电压补偿装置及公共电压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至图5。图1为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架构(LCD panel architecture)的示意图。图2至图3为公共电压(Common voltage,VCOM)的耦合(Coupling)直接受到源极驱动器的输出电压的影响。图4A至图4C分别为显示面板所显示的理想的显示图样、出现水平串扰(Crosstalk)的显示图样以及不同数据线(Data line)位置的一实施例。图5为公共电压分别被不同数据线扭曲而无法于栅极关闭前恢复至理想电压值(如圈起处A3及A4所示)的时序图。
一般而言,为了减少于液晶显示面板侧的公共电压耦合现象,电路设计者可于显示驱动电路的公共电压缓冲电路中加入逻辑运算机制。但由于显示驱动电路的面积有限,一旦在显示驱动电路中加入更多的逻辑控制电路及公共电压缓冲控制电路,势必造成显示驱动电路的面积浪费。
此外,面板设计者可通过降低液晶显示阵列的像素电容值的作法来降低公共电压的噪声,或是通过增强公共电压的驱动能力的作法来抵抗显示数据的耦合。然而,随着显示面板的尺寸愈来愈大,显示面板设计的复杂度也随之提高,导致传统上采用的降低像素电容值以及增强公共电压的驱动能力等作法会受到较大的限制,亟待克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显示驱动电路的公共电压补偿装置及公共电压补偿方法,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遭遇到的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公共电压补偿装置。于此实施例中,公共电压补偿装置应用于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包含接收单元及锁存单元。接收单元接收多个输入数据并将该多个输入数据传送至锁存单元。公共电压补偿装置包含判断单元及补偿单元。判断单元耦接至接收单元与锁存单元之间,用以根据该多个输入数据判断是否需对耦合的公共电压进行补偿。补偿单元耦接至判断单元,用以根据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对耦合的公共电压进行补偿,以产生补偿后公共电压。
于一实施例中,若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补偿单元对耦合的公共电压行补偿,以产生补偿后公共电压;若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补偿单元不会对耦合的公共电压进行补偿。
于一实施例中,公共电压补偿装置还包含缓冲单元。缓冲单元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及输出端。第一输入端耦接补偿单元且第二输入端耦接输出端,并由输出端输出补偿后公共电压。
于一实施例中,显示驱动电路还包含输出垫。输出垫耦接于显示面板与缓冲单元的输出端之间,用以输出补偿后公共电压至显示面板。
于一实施例中,当补偿单元对耦合的公共电压进行补偿时,补偿单元根据该多个输入数据产生预充电/预放电电压(Pre-charging/pre-discharging voltage)并将预充电/预放电电压与耦合的公共电压叠加,以产生补偿后公共电压。
于一实施例中,预充电/预放电电压与耦合的公共电压彼此反相,且预充电/预放电电压于时间上领先于耦合的公共电压。
于一实施例中,显示驱动电路为源极驱动集成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公共电压补偿方法。于此实施例中,公共电压补偿方法应用于显示驱动电路。公共电压补偿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显示驱动电路接收多个输入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7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