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磷肥为基质的碱性改良剂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37362.X | 申请日: | 2019-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5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丁园;侯馨洁;张宝林;肖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9K101/00;C09K109/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剂 过磷酸钙 碱性改良剂 土壤改良剂 茶园土壤 酶活性 重金属 基质 磷肥 茶叶 施加 土壤改良效果 土壤理化性质 生物调理剂 时间持续性 土壤速效磷 石灰石 茶树生长 含量增加 时间推移 土壤肥力 有机质 茶品质 持续性 土壤 试验田 茶树 施用 茶园 应用 野外 吸收 | ||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以磷肥为基质的碱性改良剂及其应用方法,施加改良剂可增加土壤养分和酶活性,有利于茶树生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植物对于重金属的吸收。配施生物调理剂+过磷酸钙的土壤速效磷和有机质第二年相比第一年分别增加了31.5%和17.2%,配施石灰石+过磷酸钙的茶叶SOD酶含量增加34%。施加改良剂后茶园土壤pH调节效果在时间持续性上都较好,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都有所增加,茶树成茶品质也有上升,有效提高了茶园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本发明通过野外试验田添加碱性含磷土壤改良剂之后茶园土壤情况,查看土壤在施用含磷改良剂后土壤肥力和重金属含量因时间推移的变化,探究含磷改良剂对于土壤改良效果的持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磷肥为基质的碱性改良剂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记录。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茶树属多年生作物,以采收幼嫩的新梢为目标,有着旺盛的次生代谢,茶园土壤区别于其他大田作物土壤,茶树生长的优劣性和茶叶品质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
茶树为喜酸性植物,但近年来由于酸雨作用,茶树自身代谢,出现茶园土壤酸化、养分流失等问题。茶园土壤呈弱酸性,土壤pH在4.5-6.5茶树才可以生长,其中最佳生长pH为5.0-5.5,如果持续酸化会使茶树不生长。因此由石灰岩、石灰性紫色砂页岩发育形成的幼年土壤或长期施过石灰、草木灰的稻田、菜园等石灰过多的土地都不宜种植茶树。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微生物活动活跃,保肥保水能力强。优质茶园对于重金属含量的要求:铅含量低于250mg/kg,锌含量低于80mg/kg,铜含量低于150mg/kg。
研究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茶园土壤的pH明显下降,庐山酸沉降也频繁发生。并且对植物所需养分元素的生物有效性也有所下降,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石灰石、白云石等碱性材料改良酸性茶园土壤是目前常用的技术。定期施用可有效提高土壤pH,但可能引起土壤板结,理化结构破坏,肥力水平降低,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产品。本技术以磷肥为基质可有效解决土壤磷肥含量不足的问题。同时配施的生物调理剂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本研究的特色主要在两个方面:改良剂的时效长;不仅提高了土壤pH满足茶叶生长而且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水平。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茶园土壤的pH明显下降,庐山酸沉降也频繁发生。并且对植物所需养分元素的生物有效性也有所下降,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磷肥为基质的碱性改良剂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以磷肥为基质的碱性改良剂,所述以磷肥为基质的碱性改良剂包括石灰石、生物调理剂,过磷酸钙为化学试剂,pH为4.75;石灰石为化学试剂,pH为9.32;生物调理剂为保密配方,购于某公司,pH为7.95,有机质含量80.98g/kg,碱解氮含量313.89mg/kg,速效磷含量24.45mg/kg。石灰石+过磷酸钙处理(0.75g/kg土+2.5g/kg土)用S表示;生物调理剂+过磷酸钙处理(3.75g/kg土+2.5g/kg土)用T表示;过磷酸钙处理(2.5g/kg土)用P表示;空白处理用CK表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磷肥为基质的碱性改良剂及其应用,所述以磷肥为基质的碱性改良剂及其应用具体包括:
步骤一,选取一块茶树生长状态和土壤环境基本一致的茶园,采用随机分配区域的方法对茶园进行设置;
步骤二,在茶园常规管理基础上,对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改良处理方法,土壤施加改良剂;
步骤三,采集每年春茶及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73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