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辊交叉水平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7277.3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2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雷振尧;陈伟刚;李洋龙;张扬;王会静;李昕洋;孙文晋;郝冬彬;李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8/10 | 分类号: | B21B3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辊 交叉 水平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轧机装配精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轧辊交叉水平检测方法,包括:分别在轧机的机架衬板、轧辊的辊身以及轴承座衬板上布设坐标采样点,并获取其点位坐标;分别基于点位坐标拟合得到机架衬板、辊身以及轴承座衬板的空间几何模型;基于机架衬板的点位坐标拟合得到中心对称面,并计算轧机的各个位置的轧机衬板的空间几何模型到所述中心对称面的距离a;基于辊身的几何模型获取其中心线端点到与其对应的轴承座衬板的空间几何模型的距离b;基于距离a和距离b得到以下模型参数:机架对中水平、机架开口水平、轧辊对中水平、轧辊开口水平、轧辊装机对中水平以及轧辊装机间隙水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的轧辊交叉水平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机装配精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轧辊交叉水平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轧机轧辊之间的交叉水平是评价轧机运行水平的重要参数之一。现有技术中,针对交叉水平的检测方法主要为:通过激光跟踪仪通过多点测量轧辊的空间位置,而后计算得到交叉水平。检测的精度和操作性普遍较差,导致评价结论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轧辊交叉水平检测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轧机的轧辊交叉水平检测精度低,操作繁琐,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轧辊交叉水平检测方法,包括:
分别在轧机的机架衬板、轧辊的辊身以及轴承座衬板上布设坐标采样点,并获取所述坐标采样点的点位坐标;
分别基于所述点位坐标拟合得到轧机各个位置的所述机架衬板、所述辊身以及所述轴承座衬板的空间几何模型;
基于所述机架衬板的点位坐标拟合得到中心对称面,并计算轧机的各个位置的轧机衬板的空间几何模型到所述中心对称面的距离a;
基于所述辊身的几何模型获取其中心线端点到与其对应的轴承座衬板的空间几何模型的距离b;
基于所述距离a和所述距离b得到以下模型参数:机架对中水平、机架开口水平、轧辊对中水平、轧辊开口水平、轧辊装机对中水平以及轧辊装机间隙水平。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坐标采样点的点位坐标包括:
将激光跟踪仪架设站于轧机机架操作侧外2m~10m距离范围内;
通过支架工装固定追踪棱镜,在所述机架衬板、所述轧辊的辊身以及所述轴承座衬板上调整所述追踪棱镜的位置,检测所述坐标采样点的点位坐标。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工装包括:支架主体以及棱镜磁座;
所述棱镜磁座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第一衬杆以及第二衬杆;
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二支杆以及所述第一衬杆围成第一三角形框架,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三支杆以及所述第二衬杆围成第二三角形框架;
所述第一三角形框架和所述第二三角形框架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衬板包括:上支撑辊位衬板、上工作辊位衬板、下工作辊位衬板以及下支撑辊位衬板;
轴承座衬板包括:上支撑辊轴承座衬板、上工作辊轴承座衬板、下工作辊轴承座衬板以及下支撑辊轴承座衬板;
所述轧辊包括:上支撑辊、上工作辊、下工作辊以及下支撑辊。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点位坐标拟合得到轧机各个位置的所述机架衬板的空间几何模型包括:
通过机架入口操作侧上支撑辊位衬板面的点坐标拟合平面,获得平面A1;
通过机架出口操作侧上支撑辊位衬板面的点坐标拟合平面,获得平面A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7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