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商用车的盘式刹车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7182.1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3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徐祖建;苏平;王化平;王襄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赞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9/00 | 分类号: | F16D69/00;F16D65/095;F16D65/847;B08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片 安装架 盘式刹车片 内部边缘 商用车 发热 车辆行驶过程 表面凹槽 降温处理 气体输送 行驶过程 管道可 进气孔 衬块 吹气 全程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商用车的盘式刹车片,包括左安装架,右安装架和前安装架;所述前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左安装架的内部边缘,且前安装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右安装架的内部边缘;各安装架、衬块和刹车片之间有对应的气孔,通过内部的管道可将涌入进气孔的气体输送至刹车片的表面,刹车片表面凹槽的设计也使气体可以均匀的输送到刹车片的表面,使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该装置能全程对刹车片进行吹气降温处理,降低了刹车片的发热速率,且气体还可以将刹车片表面的灰尘吹离,该设计解决了刹车片长时间使用会发热、刹车片表面的灰尘无法处理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商用车的盘式刹车片。
背景技术
盘式刹车片是由钢片和摩擦材料层通过高温压制相互贴合构成。盘式刹车装置是以静止的刹车盘片夹住随着轮胎转动的刹车碟盘以产生摩擦力,使车轮转动速度降低。当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总泵内的活塞会被推动,而在刹车油路中建立压力,压力经由刹车油传送到刹车卡钳上之刹车分泵的活塞,刹车分泵的活塞在受到压力后,会向外移动并推动刹车片去夹紧刹车盘,使得刹车片与刹车盘发生磨擦,以降低车轮转速,使汽车减速或是停止。在汽车的刹车系统,刹车片是最关键的安全零件,所有刹车效果的好坏都是刹车片起决定性作用。
如专利号为:CN201210259271.X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盘式刹车装置,包含外盘和内盘,所述的外盘的中部设有轮毂,所述的轮毂与动力系统相配合,所述的外盘和内盘的边缘设有制动盘,所述的外盘上设有由第一凹坑单元组成的第一凹坑单元阵列和由第一凹槽单元组成的第一凹槽单元阵列,所述的内盘上设有由第二凹坑单元组成的第二凹坑单元阵列和由第二凹槽单元组成的第二凹槽单元阵列。
现有安装在小型轿车上的盘式刹车装置使用效果较好,充分发挥了其散热快的有点,但是安装在商用车上的盘式刹车装置的效果就不尽人意,因为商用车一般自重和载重量比小型轿车高出不少,导致在刹车片长时间使用时发热较高,严重影响了刹车效率和司机的安全性,且刹车片的安装位置一般较为狭窄,积累的灰尘可能也会影响刹车效率。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商用车的盘式刹车片,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商用车的盘式刹车片,以解决现有刹车片长时间使用会发热、刹车片表面的灰尘无法处理的问题。
本发明商用车的盘式刹车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商用车的盘式刹车片,包括左安装架,右安装架,前安装架,衬块,刹车片,刹车盘,进气口和制动活塞;所述前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左安装架的内部边缘,且前安装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右安装架的内部边缘;所述衬块的内部设有凹槽,且衬块螺丝拧接在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的内表面;所述刹车片固定连接在衬块内部的凹槽内;所述刹车盘位于左右两个刹车片的中间位置,且刹车盘与汽车的轮毂螺丝拧接;所述制动活塞固定连接在右安装架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片外侧表面设有纵横交错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左安装架、右安装架、前安装架和刹车片在相同高度设有位置对应的气孔,且气孔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拧接在右安装架顶面的气孔内,且进气口的顶部为横向的漏斗形状,且进气口安装完毕后的朝向为汽车前进的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的一侧设有一层隔离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刹车片的表面设计有纵横交错的凹槽,而传统刹车片为平滑的表面,增大了汽车制动时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制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赞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赞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7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