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化煤炭分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6116.2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9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凌月;周生伦;张宇龙;陈锋;董建立;常宪文;张博;屈江江;刘川;程思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9/00 | 分类号: | B03B9/00;B03B13/00;B03B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化 煤炭 分选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煤炭分选系统,包括准备车间的超粒度识别系统、生产环节的煤泥水全自动加药系统、生产环节的重介质分选过程参数智能化控制系统、生产环节的浓缩机‑压滤机数字化联动系统以及设备智能监控‑巡检‑预警平台;原煤通过超粒度识别系统排除大块堵塞问题,然后进入重介质分选过程参数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实现原煤的精准稳定分选,分选过程产生的煤泥水通过自动精确加药,保证循环水质量,用于煤泥水沉降的浓缩池中的煤泥通过浓缩机‑压滤机数字化联动系统实现智能压滤;选煤厂通过设备智能监控‑巡检‑预警平台实现选煤厂设备的监控、巡检和预警。本发明能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炭洗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化煤炭分选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压力也与日俱增。为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风险,实现更多企业安全生产“零死亡”目标,国家安全总局印发文件,鼓励煤矿及其它高危险行业大力发展科技创新,重点推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行动。国家能源局决定,优化煤炭区域布局,调整煤炭产业结果、加强煤炭规划管理,同时提出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目标。根据相关要求,煤炭企业不仅要考虑生产能力的控制,也要加强质量管理,对原煤进行分质、分级、分梯度加工。提高选煤工作效率和创新水平。为了确保清洁动力原煤的生产,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对原煤实现分质、分级、分梯度加工与销售,选煤厂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国内选煤厂从原来的满足基本粒度分级到灰分、水分控制,再到现在的末煤深加工不断地提出新发展要求。
我国的选煤厂主要选煤设备是重介质选煤设备,大多数选煤厂的重介质选煤设备,还是手动的人工操作,人工操作的方法效果不好,劳动强度也大,给选煤厂生产带来了很不利的因素。随着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人员短缺,生产区域点多面广,在生产管理方面,仅能通过生产集控平台查看当前的在线数据功能,不具有生产过程数据的实时收集存储与历史浏览功能,仍需要大量的人工来完成后续的生产指标确定、生产操作、生产效果分析和预测工作;在视频监控方面,仍需要人工监视视频图像,无法及时地对发生的异常事件和突发事件做出适当有效的反应;并且各分厂距离较远且信息化管控系统自成一体,仅靠电话和电视会议进行信息传递与沟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反馈、传达滞后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选煤厂生产及经营系统的数字化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数字化煤炭分选系统,使生产经营能够实现信息化、集成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字化煤炭分选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准备车间的超粒度识别系统、生产环节的煤泥水全自动加药系统、生产环节的重介质分选过程参数智能化控制系统、生产环节的浓缩机-压滤机数字化联动系统以及设备智能监控-巡检-预警平台;
所述超粒度识别系统,超粒度识别装置安装在准备车间的原煤皮带上,利用图像识别进行选煤厂的异常情况检测;
所述煤泥水全自动加药系统,包括安装于浓缩池煤泥水入料管处的煤泥水流量、浓度检测仪以及安装在浓缩池内部的溢流水层厚度、浊度检测仪,通过检测煤泥水流量、浓度、溢流水层厚度和浊度,进行加药量的准确分析;
所述重介质分选过程参数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安装于合介桶出料管上的密度计、补水量控制器以及加介量控制器,通过对密度的检测以及补水和加介的控制,实现重介质分选装置密度的智能控制;
所述浓缩机-压滤机数字化联动系统,包括浓缩机扭矩检测器、压滤时间检测器以及浓缩机向压滤机给料的控制器,根据浓缩机扭矩、压滤时间的检测,通过对浓缩机向压滤机给料的控制器,实现压滤系统智能给料、高效压滤;
所述设备智能监控-巡检-预警平台,在重介质分选装置、振动筛和离心机上安装温度、振动和料位传感器,实现设备状态在线监测和数据采集,通过对自动采集的设备运行状态数据与设备健康状态标准对比分析,按故障等级自动推送报警信息至手持终端,实时反映生产状况及设备运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6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