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闪烧制备氧化物共晶陶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3789.2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8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铃;徐湘;刘佃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5/44;C04B35/505;C04B35/622;C04B35/64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晶 陶瓷 预设 制备氧化物 共晶结构 恒流状态 铂电极 保温 电源 恒定 形貌 氧化物陶瓷 热处理 电场 力学性能 烧结参数 输出电场 陶瓷粉体 状态转变 组分称量 耦合 烧结炉 温度场 氧化物 烘干 恒压 球磨 生坯 造粒 调控 | ||
1.一种闪烧制备氧化物共晶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设计的组分称量氧化铝-氧化钇、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钆、氧化铝-氧化铒、氧化铝-氧化镧、氧化钇-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钇-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钙、氧化铝-氧化钇-氧化镧、氧化铝-氧化钆-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铒-氧化锆或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的陶瓷粉体;
步骤2:将称量好的粉体依次进行球磨、烘干、造粒、压制成型;
步骤3:将得到的生坯在0.5 Tm热处理2 h;
步骤4:将试样与烧结炉中的铂电极相连,升温至设定温度0.7-0.9 Tm,并在达到预设温度之后,保温一定时间;
步骤5:将铂电极和电源相连,预设电场强度100-1000 V/cm和电流密度10-500 mA/mm2,向试样输出电场,电场强度保持恒定直至出现闪烧现象,电源由恒压状态转变为恒流状态;恒流状态下在预设电流密度下保温1-60 min,得到氧化物共晶陶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烧制备氧化物共晶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球磨的具体方法为:在称量好的粉体中加入去离子水和质量分数为2%的聚乙二醇-800,在滚筒球磨机中混合,球磨机的转速为60 r/min,球磨时间20 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烧制备氧化物共晶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烘干的温度为80 oC,时间为12 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烧制备氧化物共晶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造粒的具体方法为:将干燥后的陶瓷粉体加入PVA进行造粒,PVA的浓度是3 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烧制备氧化物共晶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压制成型的具体方法为:造粒后的粉体采用模压的方法压制成型,压力100-200 MPa,保压60 s;再将试样置于冷等静压机中以200-300 MPa的压力进行二次施压,使得生坯相对密度达到5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烧制备氧化物共晶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升降温速率为2~5 oC/min;且热处理后试样两端涂覆铂浆或银浆并烘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烧制备氧化物共晶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以10~30 o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烧制备氧化物共晶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之后还包括:撤去施加电场,以5 oC/min 的降温速率冷却到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37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