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3327.0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1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亮;孟繁华;李月浩;申峰;贾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庆亮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支气管 哮喘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下述中药材原料:细辛11~16份、干姜13~19份、桂枝8~14份、芍药7~14份、大麦冬7~12份、佛耳草4~7份、桑白皮5~9份、黄芩4~8份。本发明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中药组合物,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出各原料药及其配比,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无副作用、治疗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的优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无毒副作用、见效快、能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疗效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内科常见疾病,发病时间长且不易治愈,当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副作用大,疗程长,疗效慢,易复发。目前也有不少中成药或草药用来治疗支气管哮喘病,但效果也都很不理想。因此,急需发明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制造简单,毒副作用小、疗效佳,效果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下述中药材原料:
细辛11~16份、干姜13~19份、桂枝8~14份、芍药7~14份、大麦冬7~12份、佛耳草4~7份、桑白皮5~9份、黄芩4~8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中药材原料包括:
细辛12~15份、干姜14~18份、桂枝9~13份、芍药8~13份、大麦冬8~11份、佛耳草5~6份、桑白皮6~8份、黄芩5~7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中药材原料包括:
细辛14份、干姜15份、桂枝11份、芍药11份、大麦冬10份、佛耳草6份、桑白皮7份、黄芩6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上述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S1,取上述重量份的细辛、干姜、桂枝、芍药、大麦冬、佛耳草、桑白皮、黄芩,加水提取,得提取液;
S2,将S1中的提取液浓缩至成一次浸膏;
S3,在一次浸膏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5%~65%,搅拌均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具有活性成分的二次浸膏;
S4,将二次浸膏加工成颗粒剂。
进一步地,S1中,加水提取的次数为3~4次,每次加入相当于药材总重量12~15倍的水,提取时间为3.5~4.5小时。
进一步地,S2中,提取液浓缩成85℃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一次浸膏。
进一步地,S3中,静置时间不小于12小时。
进一步地,S3中,二次浸膏为65℃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二次浸膏。
进一步地,S4中,将二次浸膏制成颗粒剂时,添加蔗糖作为辅料,蔗糖的添加量为20%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提供上述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应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病。
以下,对本发明的上述原料的性质等稍作说明:
细辛:用于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庆亮,未经孟庆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3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