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田含聚污水处理的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3036.1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2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钱钦;肖建洪;张星;孙玉海;李侠清;钟安海;冯震;宋志东;代兴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2F1/56;C02F1/28;C08F220/56;C08F226/06;C08F220/34;B01F17/22;B01F17/32;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霍本俊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田 污水处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田含聚污水处理的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除油剂是两性离子型除油剂,其分子式如下:其中n=500~5000,m=1000~34000,p=800~42000。本发明的除油剂具有除油效率高的特点,含聚污水的除油率达99.0%以上,较现有的药剂提高60%以上,因此,可广泛地应用于油田含聚污水除油处理工艺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田污水处理的除油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田含聚污水处理的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驱油技术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聚合物驱油中含有聚丙烯酰胺(PAM),由于PAM与乳化剂分子具有相似性,使得PAM存在体系中分子集中在油水界面上,与乳化分子一起形成较大强度和良好弹性的复合膜。基于上述特点,聚合物驱油产出污水的含油指标较高。
随着聚合物驱油应用规模的扩大,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聚驱污水处理。聚合物驱油的污水中不仅含油量高,而且含有大量的聚合物。聚合物的存在增加了水相的黏度,使水相携油能力增强,增加了油水分离的难度;微观测试结果显示,聚合物使油水界面强度增大,界面电荷增强,导致采出水中小油珠稳定存在于水体中,增加了处理难度;此外,聚合物的存在还干扰了絮凝剂的使用效果,使絮凝作用变差,大大增加了药剂的用量;由于聚合物的吸附作用,聚合物的吸附性较强,携带的泥沙量增大,大大缩短了反冲洗周期。
目前常采用的措施主要有:①物理手段处理含聚污水。此类技术主要包括电脱水工艺技术、“两级沉降、两次压力过滤”处理技术、以及射流气浮技术等;②化学方法处理含聚污水。此类技术首先进行破乳处理,然后再优选合适的除油剂等药剂进行净化工艺。
随着聚合物驱的深入进行,含聚污水的处理量越来越大,成分也越来越复杂,这不仅使污水处理的难度增大,还会造成处理设备的加速老化,由此可见,含聚污水的处理是油田高效健康稳产的保障。但是由于地面实施作业方式复杂多变,造成污水成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及时效性。
专利ZL201410455664.7“一种用于油田二元复合驱产出污水的除油剂”采用了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胺、氯代烷、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铵和亚硫酸钠反应而成,该除油剂具有用量少,成本低,除油率高的特点,但是该除油剂属于反向破乳剂,对于水包油型乳液的破乳效果较差,同时,该除油剂不适用于含聚污水的除油处理。
专利ZL201611025438.0“三元聚合物用于稠油热采污水处理的除油剂”所提供的除油剂属于高分子型表面活性剂,该除油剂具有成本低,除油率高的特点,主要用于油田稠油热采污水的除油工艺中,但是根据室内评价,该除油剂对含聚污水的除油率达不到预想效果,说明该除油剂不适用于含聚污水的除油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油田含聚污水处理的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除油剂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应性强,且除油效果好的特点,含聚污水的除油率达99.0%以上,较现有的药剂提高60%以上。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油田含聚污水处理的除油剂,该除油剂是由丙烯酰胺、1-(3-磺酸基丙基)-2-乙烯基吡啶鎓内盐和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两性离子型除油剂,其分子式如下:
其中n=500~5000,m=1000~34000,p=800~42000。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油田含聚污水处理的除油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搅拌器、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丙烯酰胺,然后加入蒸馏水和pH调节剂,pH调节至7~9,升温至30~50℃,在搅拌速率为200~300rpm下搅拌10~20min,然后加入甲醛合次亚硫酸氢钠、EDTA以及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将搅拌速率调整至400~600rpm,搅拌时间为10~20min,待完全溶解后,得到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3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