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有序介孔碳负载二氧化锰壳核型纳米带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32932.6 申请日: 2019-05-23
公开(公告)号: CN110136977B 公开(公告)日: 2021-09-28
发明(设计)人: 白雪;张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工程学院
主分类号: H01G11/24 分类号: H01G11/24;H01G11/30;H01G11/32;H01G11/46;H01G11/62;H01G11/60;H01G11/86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林文弘;蔡学俊
地址: 350118 福建省***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超级 电容器 电极 材料 有序 介孔碳 负载 二氧化锰 核型 纳米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有序介孔碳负载二氧化锰壳核型纳米带的制备方法。以有序介孔分子筛为模板,通过填碳、碳化和模板去除得到内部孔道有序的介孔碳分子筛,最后以碳分子筛为原料原位构筑碳负载二氧化锰壳核型材料,并首次应用到超级电容器正极材料中,表现出一定的电化学性能。所发明的二氧化锰为纳米层状,沿碳分子筛边缘垂直生长,提供大比表面积,内部碳分子筛仍保持有序介孔孔道结构,缩短溶剂扩散的路径,具有高活性位点。与此同时,本发明克服二氧化锰导电性差,比电容低,循环稳定性差等缺点,这种壳核结构复合材料也可应用于电池、吸附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有序介孔碳负载二氧化锰壳核型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等优点,弥补锂离子电池功率密度低及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性能衰退和安全隐患等问题。但超级电容器受制于较低的能量密度,致使其常见于提供瞬时功率的后备功能单元或与其他电源组合,无法作为单独储能元件发挥供能特性。在实际应用中,制约电容器能量密度提升的关键在于匹配合适的电极材料。传统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主要分为两类,以高比表面积碳材料 (活性炭、石墨烯、碳纳米管等)为主的双电层电容材料,和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RuO2、Co3O4/Co(OH)2、NiO/Ni(OH)2、MnO2等)、导电聚合物 (PANI、PPy、PEDOT等) 等为主的赝电容材料。其中二氧化锰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过渡金属氧化物赝电容材料,最近研究中采用碳材料增大MnO2比表面积并且改善其导电性,结合二氧化锰自身可发生的连续电化学反应,克服电解液扩散速率慢的缺点,得到一系列具有高性能的电极材料。二氧化锰与碳的复合方法较多,例如原位合成、化学修饰改性等,具体可参见相关文献Amade R, Jover E, Caglar B, et al. Optimization of MnO2/vertically aligned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for supercapacitor application. Journal of PowerSources, 2011, 196(13): 5779-5783. Zhi J, Deng S, Wang Y, et al以及Highlyordered metal oxide nanorods inside mesoporous silica supported carbonnanomembranes: high performance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symmetricalsupercapacitor devices.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15, 119(16):8530-8536.在碳材料表面原位合成和化学修饰改性得到二氧化锰和碳复合材料,碳和二氧化锰之间的结合力弱,在长期的充放电过程中容易脱落,导致循环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二氧化锰导电性差,比电容低,循环稳定性差等缺点,解决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低和材料价格高等问题的有序介孔碳负载二氧化锰壳核型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有序介孔碳负载二氧化锰壳核型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量取0.7-0.8mL浓硫酸分散到10mL水中,加入适量碳源及分子筛;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用干净的抽滤瓶进行6次以上的抽滤,抽滤过程仅用滤液去洗涤滤饼,抽滤结束后将滤液和滤饼混合,于60oC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2h,研磨后转移至坩埚160oC高温处理;

(3)将步骤(2)得到产物与减量的碳源、浓硫酸、蒸馏水混合,然后重复步骤(2)的抽滤、混合、干燥、研磨和高温处理操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29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