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碳纤维预浸布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2701.5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3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27/04;B32B29/00;B32B29/02;B32B29/06;B32B7/06;C08L63/04;C08K3/36;C08K3/34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苯酚型酚醛环氧树脂 胶液 制备工艺 促进剂 固化剂 预浸布 炭黑 配方 耐磨碳纤维 碳纤维预浸布 制备技术领域 碳纤维产品 耐磨性 工艺步骤 重量份比 重量份 配胶 涂抹 复合 | ||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产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耐磨碳纤维预浸布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预浸布由碳纤维和黏连碳纤维的胶液组成,所述的碳纤维和黏连碳纤维胶液的重量份比为碳纤维55‑65份,胶液为35‑45份,所述的胶液的配方由苯酚型酚醛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和炭黑组成,所述的苯酚型酚醛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和炭黑的重量份分别为苯酚型酚醛环氧树脂50‑80份、固化剂20‑30份、促进剂0.1‑1份和炭黑0.01‑0.5份,该制备工艺的步骤如下:(一)、配胶液;(二)、涂抹;(三)、复合,通过上述配方和工艺步骤得到碳纤维预浸布,具有配方合理、工艺简单、耐磨性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产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配方合理、工艺简单、耐磨性高的耐磨碳纤维预浸布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它的强度比钢大、密度比铝小、比不锈钢还耐腐蚀、比耐热钢还耐高温、又能像铜那样导电,是一种具有许多宝贵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同时其凭借重量轻、高强度、高模量、导电、导热、优良的减振性、耐疲劳和耐腐蚀等多种优异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体育用品、高铁、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
目前,由于市场上销售的碳纤维预浸布由于受成分和工艺的限制,导致生产处的预浸布普遍耐磨性差,无法应用在电子产品、刀具等耐磨性高的产品上,因此也限制了碳纤维预浸布产品的应用,因此,急需一种耐磨性高的碳纤维预浸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方合理、工艺简单、耐磨性高的耐磨碳纤维预浸布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磨碳纤维预浸布,其特征在于该预浸布由碳纤维和黏连碳纤维的胶液组成,所述的碳纤维和黏连碳纤维胶液的重量份比为碳纤维55-65份,胶液为35-45份,所述的胶液的配方由苯酚型酚醛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和炭黑组成,所述的苯酚型酚醛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和炭黑的重量份分别为苯酚型酚醛环氧树脂50-80份、固化剂20-30份、促进剂0.1-1份和炭黑0.01-0.5份。
本发明所述的固化剂为4,4-二氨基苯砜,促进剂为咪唑类催化剂。
本发明所述的苯酚型酚醛环氧树脂采用环氧当量为170-190g/eq,溶解黏度为9500-12500mpa.s/25℃,色相为3.0max,所述的4,4-二氨基苯砜的分子量为248.3,熔点175-177摄氏度,水溶性小于0.1g/100ml(20摄氏度温度下),所述的炭黑采用硬质炭黑,硬质炭黑采用比表面积为80-110㎡/g,粒径为26-30nm,氧含量为0.5%-1.0%,氢含量为0.27%-0.35%,密度为1.6-2.0g/cm³。
本发明所述的黏连碳纤维胶液中含有二氧化硅、碳化硅和氮化硅,所述的二氧化硅、碳化硅和碳化硅的含量分别为二氧化硅0.1-0.5份,碳化硅0.1-0.5份,碳化硅0.1-0.5份。
一种耐磨碳纤维预浸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备工艺的步骤如下:
(一)、配胶液:取苯酚型酚醛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和炭黑,按照重量份分别为苯酚型酚醛环氧树脂50-80份、固化剂20-30份、促进剂0.1-1份和炭黑0.01-0.5份,所述的固化剂为4,4-二氨基苯砜,促进剂为咪唑类催化剂,在搅拌设备中,温度不超过80℃,进行剪切混合研磨,剪切速度高于1500转/分钟,时间大于30分钟,搅拌均匀;
(二)、涂抹:将步骤(一)混合均匀后的胶液按照每平方米15~200g胶液均匀涂抹在离型纸上,离型纸厚度为80-150μm,宽度为30mm-1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2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导电性薄膜层叠体及透明导电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磁性颜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