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位可自动动态调整的电子秤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1554.X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2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义大河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23/36 | 分类号: | G01G23/36;G01G23/01;G01G23/00;G01G19/4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卢华强 |
地址: | 3212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自动 动态 调整 电子秤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位可自动动态调整的电子秤,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数码显示器和称重传感器,数码显示器包括M个七段数码管,每两相邻七段数码管之间设置有用于显示小数点的发光二极管,控制器在接收到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数据后,确定重量数据中小数点左侧的位数N,将小数点左侧各个位数上的对应数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从数码显示器最左侧开始进行显示,控制点亮数码显示器中第N个七段数码管右侧的发光二极管,并从重量数据中小数点右侧的各位中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取M‑N位,将取得的小数点右侧各个位数上的对应数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从点亮的发光二极管右侧的七段数码管开始进行显示,M和N均为大于零的整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位可自动动态调整的电子秤。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秤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称重用具,其通常包括控制器、数码显示器和称重传感器,控制器将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数据显示在数码显示器上。传统的电子秤中数码显示器通常由多个七段数码管和一个用于显示小数点的发光二极管组成,其显示位数是固定的,数码显示器中发光二极管左侧的七段数码管用于显示重量数据的整数部分,发光二极管右侧的七段数码管用于显示重量数据的小数部分。但是,在实际称重中,待称重物有重有轻,针对价格较昂贵的待称重物(例如以克计量的珍贵药材),通常要求重量数据中小数部分的显示位数较多,例如用于称量较重货物的电子秤,其小数部分的显示位数通常为2位,而药材铺所使用电子秤,其小数部分的显示位可能需要达到3位及以上。显然,目前电子秤的显示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位可自动动态调整的电子秤,以解决电子秤显示范围较窄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位可自动动态调整的电子秤,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数码显示器和称重传感器,所述数码显示器包括M个七段数码管,每两相邻七段数码管之间设置有用于显示小数点的发光二极管,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数据后,确定所述重量数据中小数点左侧的位数N,将小数点左侧各个位数上的对应数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从所述数码显示器最左侧开始进行显示,控制点亮所述数码显示器中第N个七段数码管右侧的发光二极管,并从所述重量数据中小数点右侧的各位中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取M-N位,将取得的小数点右侧各个位数上的对应数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从点亮的发光二极管右侧的七段数码管开始进行显示,M和N均为大于零的整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二极管位于两相邻七段数码管的下端之间。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量数据中整数部分可显示范围的最高位数为M-1位,小数部分可显示范围的最高位数为M-1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数码显示器中每两相邻七段数码管之间设置用于显示小数点的发光二极管,根据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数据来对数码显示器中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所占位数进行动态调整,可以提高电子秤的显示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显示位可自动动态调整的电子秤的一个实施例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数码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显示位可自动动态调整的电子秤的另一个实施例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义大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义大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15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