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钨元素偏聚韧化合金及其铸造与热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31118.2 | 申请日: | 2019-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9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罗丰华;王冠;刘浪飞;温家飞;黄明初;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38/32 | 分类号: | C22C38/32;C22C38/22;C22C38/26;C22C38/24;C22C38/04;C22C38/02;C22C33/06;C21D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元素 偏聚韧 化合 及其 铸造 热处理 方法 | ||
1.一种钨元素偏聚韧化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各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r:9.0~13.0,B:2.6~2.9,C:0.7~0.9,W:1.5~2.8,Nb:0.4~0.8,V:0.4~0.8,Mn的含量小于0.3,Si的含量小于0.07,S、P:≤0.01,余量为Fe;其中C、B总质量百分含量:3.3~3.6;C/Cr含量比:0.06~0.08;Nb、V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0.5~1.0;难熔金属偏聚韧化高硬度合金在高硬度的硼、碳化合物中间形成W元素的偏聚,使得连续网状结构中断,晶粒细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钨元素偏聚韧化合金的铸造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工艺为:
(1) 熔炼与浇铸工艺
按照成分要求配比称量好相应原材料后,采用感应炉熔炼制备合金,首先将铬铁、金属铬、硼铁、铌铁、钒铁、钨铁和纯铁熔化,熔化温度高于1540~1680℃,使得纯铁、钨铁和金属铬充分熔化;然后降低电炉功率,将熔体温度降至1300~1350℃后,用配料总量0.1~0.15%的纯铝脱氧;继续保温5~10分钟,迅速浇铸合金,浇铸温度范围为1250~1300℃;
(2) 铸造后快冷或缓冷和热处理
对于小型和形状简单铸件,铸造后采取快冷,获得具有高硬度的非平衡组织,后续不采取热处理,其工艺为:
从凝固温度到600℃之间的冷却速度不低于60℃/分钟,并在600~800℃之间解除模具的约束,通过水冷、铁模、模具中放置冷铁实现快速冷却;
后续采用低于600℃的去应力退火工艺,以及必要的形状、尺寸精度和光洁度需要的机加工处理;
对于大型和形状复杂铸件,铸造后需要采取缓冷和热处理,其工艺为:
采用普通砂型模铸造、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陶瓷型铸造或离心铸造慢冷却的铸造方式铸造,铸造完后随模具冷却,开模温度要低于200℃,随后自然冷却,以避免发生热应力开裂;
热处理时需要重新加热,将铸件放入到箱式炉加热,随炉升温,升温速率按照加热炉规程,加热升温速度不超过10℃/min,加热温度为950~1050℃,保温时间为1~4h;
保温结束后,快速将铸件入5~15%的盐水或碱水淬火冷却,冷却过程中应不断搅拌,淬火冷却时间≥30min;
然后在200~250℃回火处理2~4 h,自然冷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钨元素偏聚韧化合金的铸造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造完后随模具冷却,从凝固温度到600℃之间铸件表面冷却速度低于3℃/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11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