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29943.9 | 申请日: | 2019-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1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宫崎哲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11/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维持操纵稳定性并且提高乘坐舒适性的充气轮胎。解决方案:充气轮胎特征在于,其指定了相对于车辆的安装朝向,关于胎面部所具备的至少四个陆部,外侧胎肩陆部(5)与外侧四分之一陆部(4)的合计接地面积比内侧四分之一陆部与内侧胎肩陆部的合计接地面积大,外侧四分之一陆部(4)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一周向刀槽花纹(43),在第一周向刀槽花纹(43),且在第一周向刀槽花纹(43)的车辆外侧内壁与外侧四分之一陆部(4)表面之间,设置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倒角状的第一倾斜面部(4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胎面部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情况:关于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接地压,在转弯时,较之于以轮胎赤道为基准朝向车辆内侧的车辆内侧区域,在以轮胎赤道为基准朝向车辆外侧的车辆外侧区域更高。因此,为了提高操纵稳定性,需要增加充气轮胎的车辆外侧区域的接地面积,或将胎面部的刚性设定为较高(参照专利文献1-4)。
但是,如果增加轮胎的接地面积,或将胎面部的刚性设定为较高,则轮胎难以吸收路面凹凸且振动、噪音变大而导致乘坐舒适性降低。即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操纵稳定性与乘坐舒适性对立。专利文献5记载有一种充气轮胎,其为了兼顾对立的性能而对胎面部的槽、刀槽花纹等的图案进行了设计,但是并没有实现操纵稳定性与乘坐舒适性的兼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7-1611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15-0479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2013-13308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2009-040156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2/098895号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能够维持操纵稳定性并且提高乘坐舒适性。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提出了以下的充气轮胎。
即,一种充气轮胎,其指定了相对于车辆的安装朝向,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至少三个主槽、以及被所述主槽划分的至少四个陆部,所述至少四个陆部包含:当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最外侧的外侧胎肩陆部、隔着所述主槽与外侧胎肩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相邻的外侧四分之一陆部、当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最内侧的内侧胎肩陆部、以及隔着所述主槽与内侧胎肩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相邻的内侧四分之一陆部,所述外侧胎肩陆部与所述外侧四分之一陆部的合计接地面积比所述内侧四分之一陆部与所述内侧胎肩陆部的合计接地面积大,所述外侧四分之一陆部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一周向刀槽花纹,在所述第一周向刀槽花纹,且在所述第一周向刀槽花纹的车辆外侧内壁与所述外侧四分之一陆部表面之间设置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倒角状的第一倾斜面部。
该结构是基于以下的技术思想得出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未经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99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轮胎
- 下一篇:一种高操控电动汽车子午线轮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