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断活性炭冷却效果及预判解析塔工作状态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29925.0 | 申请日: | 2019-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4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杰;魏进超;李勇;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20/20;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楼;卜婷 |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断 活性炭 冷却 效果 解析 工作 状态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判断活性炭冷却效果及预判解析塔工作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输送至活性炭解析塔(1)的进料口;
2)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在活性炭解析塔(1)内依次经过加热段(101)、SRG段(102)、冷却段(103);
3)经过冷却段(103)冷却后的活性炭从活性炭解析塔(1)的排料口排出;
其特征在于:在冷却段(103)内,经过加热的活性炭与冷却介质进行换热,活性炭被冷却介质冷却温度降低,冷却介质温度升高;依据热量平衡原理,通过检测冷却介质进入冷却段(103)时的温度与排出冷却段(103)时的温度判断活性炭在冷却段(103)内的冷却效果及预判解析塔工作状态;
具体为: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103)时活性炭的温度t1,℃;设定正常状态下活性炭经过冷却段(103)后排出时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为t2,℃;监测单位时间内输送至冷却段(103)内冷却介质的量q1,kg/h;检测冷却介质输送至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进料口处的温度T1,℃;设定冷却介质从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出口处排出时的温度为T2,℃;监测单位时间内经过冷却段(103)冷却的活性炭的量q2,kg/h;依据热量平衡原理:
q1cp1(T2-T1)=q2cp2(t1-t2)……式I;
其中:cp1为冷却介质的比热容,单位J/(kg℃);cp2为活性炭的比热容,单位J/(kg℃);
根据式I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冷却介质经过冷却段(103)前后的理论温度差δT理论:
正常状态下,冷却介质从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出口处排出时的理论温度为T2:
检测活性炭解析塔(1)在活性炭在解析过程中,冷却介质从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出口处排出时的温度T;比较T与T2,或者,比较(T-T1)和δT理论,判断活性炭在冷却段(103)内的冷却效果及预判解析塔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为k,式I转化为:
q1cp1(T2-T1)=k*q2cp2(t1-t2)……式IV;
经换算,式II转化,正常状态下,冷却介质经过冷却段(103)前后的理论温度差δT理论’:
其中:k为换热系数,取值为0.5-0.99;
正常状态下,冷却介质从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出口处排出时的理论温度为T2’:
检测活性炭解析塔(1)在活性炭在解析过程中,冷却介质从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出口处排出时的温度T;比较T与T2’,或者,比较(T-T1)和δT理论’,判断活性炭在冷却段(103)内的冷却效果及预判解析塔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k的取值为0.6-0.9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k的取值为0.7-0.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99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线检测方法及控制设备
- 下一篇:四氢吡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