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晶器铜板及其分层电镀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9699.6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5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硕煜;丁贵军;朱广宏;丁毅;张龙;杭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7 | 分类号: | B22D11/057;B22D11/059;C25D3/56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严巧巧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晶器铜板 电镀工艺 电镀 分层 下口 上口 镍钴合金层 铜基板表面 抗热变性 耐磨问题 镍层表面 镍钴合金 生产效率 铜基板 保留 纯镍 钢炉 镍层 异形 加工 | ||
1.结晶器铜板,包括上口和下口,其特征在于:包括铜基板、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定义下口与上口连线所在的方向为上下方向;
所述铜基板的待电镀一侧的表面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覆盖在上口区域,且第一平面与上下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平面覆盖在下口区域,且第二平面为斜面,第二平面上端与第一平面平滑连接,第二平面下端相对于第二平面的上端向铜基板内侧倾斜;
所述第一镀层覆盖于铜基板的待电镀一侧的表面上;第一镀层的外表面与其附着处的铜基板表面平行;
所述第二镀层覆盖在第二平面上,且第二镀层的外表面与上下方向平行,在上口和下口之间的过渡区域,所述第二镀层的外表面与第一镀层的外表面之间平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器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镀层厚度为0.2mm~0.4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晶器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镀层在下口处的厚度为1.0mm~1.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器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镀层为镍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晶器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镀层为镍合金层。
6.结晶器铜板的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定义结晶器铜板的下口与上口连线所在的方向为上下方向,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加工:
步骤一、对铜板原料的待电镀一侧的表面进行加工以获得铜基板,包括将上口区域加工成平行于上下方向的第一平面,将下口区域加工成自上向下朝向铜板内部倾斜的第二平面,且第二平面上端与第一平面平滑连接;
步骤二、将铜基板的待电镀一侧进行电镀,在铜基板表面形成一层镍层;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获得的半成品的待电镀一侧进行加工,使第二平面上的镍层厚度减小;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获得的半成品的待电镀一侧的下口区域进行电镀,使得下口区域形成一层镍合金层;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获得的半成品的电镀一侧的表面进行加工,使得镍合金层与镍层在同一平面上且均平行于上下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晶器铜板的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镍层厚度大于等于0.4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晶器铜板的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镍层厚度减小为0.2mm~0.4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晶器铜板的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镍合金层的厚度大于等于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晶器铜板的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第一平面上的镍层的厚度为0.2mm~0.4mm。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晶器铜板的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电镀时的电镀液为镍钴合金渡液,其中:
氨基磺酸镍浓度:450g~700g/L;
氨基磺酸钴浓度:15g~35g/L;
电镀工艺参数为:
电流密度:2.5A~5A/dm2;
电镀时间60h~80h。
12.一种通过权利要求6-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晶器铜板的电镀工艺制备的结晶器铜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96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