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9538.7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5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建;吕元双;胡定林;樊国盛;蒋政权;张容菠;杨光;周仕新;冷贵锋;贾贵云;晏维;孙江山;罗鑫;徐平;王家军;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4 | 代理人: | 邹广春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测试 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 智能变电站 测试仪器 软件模块 继电保护装置测试 可视化界面 测试 闭环测试 测试报告 测试过程 测试效率 继电保护 异常原因 中断测试 动作量 开关量 自动地 采样 判定 展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利用软件模块、测试仪器及保护装置形成闭环测试回路,实现了继电保护的自动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通过采样值、开关量、动作量等相关数据,自动地判定中断测试的故障异常原因,同时采用可视化界面展示测试报告;该系统包括软件模块、测试仪器和保护装置。本发明在满足继电保护装置测试需要的同时,提高了测试人员的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测试,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继电保护装置在智能变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其自身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与运行安全。目前,国家电网公司为推进智能化设备检测的发展,对相关设备,尤其是对继电保护设备的规范提出了统一标准,对保护装置的功能、定值、接口等各方面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实现了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统一化智能变电站采用IEC61850标准,在数据的交互共享方面也更加标准化。这些都为自动测试平台的通用化、实用化奠定了基础。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仍需要反复进行通信配置以及测试项目和参数的修改,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无法实现自动化,也未能体现智能变电站高度信息化的优势。同时,由于人工操作速度和熟练程度的限制,保护装置的测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测试周期普遍较长,测试的准确性下降等问题,无法适应智能变电站高效、可靠投运以及日常运维检修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既有方法存在需要大量人力、测试时间长、准确性差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编制标准测试方案模板,利用软件模块根据标准测试方案模板进行自动测试;
S2、利用软件模块控制测试仪器的输出和开出,由测试仪器返回开入量和输出量;
S3、利用软件模块控制保护装置进行信号复归、修改定制处理,由保护装置反馈故障报告及扰动数据;
S4、利用测试仪器向保护装置输出电压、电流和开出,并由保护装置向测试仪器提供开出量;
S5、当测试中断时,采用信息融合方法,根据采样值、开关量、动作量获取故障异常原因;
S6、利用软件模块在测试结束时生成并填写测试报告,将测试报告进行可视化展示。
作为上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S51、根据采样值、开关量、动作量建立识别框架;
S52、计算识别框架的基本概率分配;
S53、基于DS证据理论,计算多类证据融合的识别结果;
S54、判断步骤S3的识别结果是否满足识别规则;若是,则得到故障异常原因;若否,则不作决策。
作为上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52中,计算识别框架的基本概率分配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mi(Aj)=αi×uij,i=1,2;j=1,2,...n
mi(δ)=1-α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9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