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9455.8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3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升;文丹良;刘欣;陈瑜;邓海涛;巴雁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K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熊曦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学 检测 方式 防水 隐形 条形码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码包括:
基底(1)、若干条形码电极(2)、连接电极(3);所述条形码电极(2)和连接电极(3)均固定在基底(1)上,若干条形码电极(2)均位于连接电极(3)的同一侧,若干条形码电极(2)均与连接电极(3)连接,若干条形码电极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的条形码电极宽度值,若干条形码电极(2)各自的宽度信息表征条形码的防伪信息,所述若干条形码电极(2)和连接电极(3)均为透明状;所述条形码通过摩擦生电的方式进行检测;所述条形码还包括检测材料,用于与条形码进行摩擦生电,检测材料的材料类型与条形码电极(2)和连接电极(3)的材料类型均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码电极(2)和所述连接电极(3)的材料类型均为氧化铟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为柔性基底。
4.一种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检测端对防水隐形条形码进行检测,检测端中检测材料的材料类型与条形码电极(2)和连接电极(3)的材料类型均不相同;
检测过程即检测端中的检测材料与条形码电极(2)摩擦,摩擦产生的电荷流出条形码电极(2),通过连接电极(3)产生相应的脉冲电信号输出;
采集连接电极(3)的脉冲电信号输出,获得连续的脉冲电信号输出的幅值信息与宽度信息;
综合脉冲电信号输出的宽度和幅值与条形码电极(2)的宽度的对应关系,获得条形码电极(2)的宽度信息,基于若干条形码电极(2)的宽度信息对防水隐形条形码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94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作物种子追溯标识编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具有指纹辨识功能的交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