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流动控制的沿面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27107.7 | 申请日: | 2019-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2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化;何勇;岑可法;黄镇宇;杨卫娟;周志军;张彦威;刘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流动 控制 介质 阻挡 放电 臭氧 发生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气体流动控制的沿面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装置,包括高压电极、用于导入气源的进气口和用于排放臭氧产物的出气口;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一个玻璃材质的中空的放电腔,放电腔与高压电极之间由陶瓷介质板实现绝缘隔离;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至少有一组且相对布置在放电腔两端,各组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连线方向与高压电极垂直或平行;在中空放电腔的两侧对称布置至少一组扰流气入口,各组扰流气入口之间的连线方向垂直于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连线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腔呈扁平状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电腔单侧的气体出入口之间保持均匀间距。
4.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实现气体流动控制的沿面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从放电腔的进气口引入气源,并从相对设置的出气口喷出,气体流动方向与高压电极垂直或平行;
(2)在高压电极上加载最高至15 kV的电压,使沿面介质中的等离子体产生高能量电子以参与臭氧发生过程;
(3)从对称设置的扰流气入口向放电腔中喷入扰流气体,扰流气体的流动方向垂直于气源气体的流动方向,在放电腔中产生扰动以强化混合效果和气流湍流程度,进而提高臭氧发生效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为空气或者氧气,其露点大于-50℃,喷入的气体总量为0.5~5 L/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放电腔两侧以相同流量喷入扰流气体,扰流气体的进气量与气源进气流量的比值为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压电极上加载0~15 kV的单极性脉冲电源、0~10 kV的双极性脉冲电源,或者是0~15 kV的正弦交流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71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