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壳体产品生产的电抛扶料治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26494.2 | 申请日: | 201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5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硕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F3/16 | 分类号: | C25F3/1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孟宏伟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紧装置 导轮轴 压轮轴 壳体产品 送料导轮 弹簧 导轮 治具 底座 牵引力 固定设置 滑动设置 匀速运动 紧装置 有压 保证 生产 | ||
一种用于壳体产品生产的电抛扶料治具,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上设置有导轮轴和压轮轴,所述导轮轴上设置有送料导轮,所述压轮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送料导轮对应的扶料导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有弹簧,所述导轮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压紧装置,所述压轮轴滑动设置在所述压紧装置内,所述弹簧推动所述导轮轴朝向所述压轮轴一侧运动;压紧装置上设置的导轮轴在弹簧的作用下朝向压轮轴一侧运动,使送料导轮与扶料导轮之间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带状的物料在受到牵引力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匀速运动,从而使物料匀速的、连续的进入电抛槽内,进而保证壳体产品的电抛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抛光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壳体产品生产的电抛扶料治具。
背景技术
电抛光为金属表面精加工的一种方法。它是以悬挂在电解槽中的金属制品为阳极,于特定条件下电解,通过阳极金属的溶解,以消除制品表面的细微不平,使之具有镜面般光泽外观的过程。常用这种方法提高铝及其合金、碳钢、不锈钢以及其他有色金属表面的光洁度,来满足某些部件工作条件中的需要(例如需要降低表面的摩擦系数、要求精密的公差配合等)和改善金属制品的装饰性外观;电抛光还可以除去金属表面上的某些机械损伤。与机械抛光相比,电抛光加工后的表面无应力产生。
壳体类产品在电抛生产时,为了便于壳体类产品的连续生产,壳体产品之间会设置连接段形成带状的物料,使壳体类产品能够连续的进入电抛槽内,壳体类产品在连续生产中由于带状的物料较长,带状的物流在输送过程中会发生倾斜,影响电抛效果,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壳体产品生产的电抛扶料治具,设置在压紧装置上的压轮轴在弹簧的作用下朝向导轮轴一侧靠近,通过扶料导轮和送料导轮的夹持使物料保持竖直状态并稳定传动,保证物料能够均匀、连续的进入电抛槽内,保证壳体产品的电抛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壳体产品生产的电抛扶料治具,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上设置有导轮轴和压轮轴,所述导轮轴上设置有送料导轮,所述压轮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送料导轮对应的扶料导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有弹簧,所述导轮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压紧装置,所述压轮轴滑动设置在所述压紧装置内,所述弹簧推动所述导轮轴朝向所述压轮轴一侧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装置上设置的导轮轴在弹簧的作用下朝向压轮轴一侧运动,使送料导轮与扶料导轮之间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带状的物料在受到牵引力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匀速运动,从而使物料匀速的、连续的进入电抛槽内,进而保证壳体产品的电抛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包括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水平调节板,所述压紧装置固定于所述水平调节板上,所述水平调节板上开设有用于限位的腰型槽,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穿设所述腰型槽的紧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操作者通过调整水平调节板在固定底板上位置,从而调整固定在水平调节板上的压紧装置,进而调整扶料导轮和送料导轮间隙的位置,保证物料的运行轨迹能够与电抛槽相匹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调节板上设置有高度调节块,所述压紧装置设置在所述高度调节块上,所述水平调节板上沿竖直方向延伸有穿设所述高度调节块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分布于所述高度调节块的四周,所述高度调节块上螺纹连接有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杆相对设置在所述高度调节块的两侧,所述高度调节杆的端部抵接于所述固定底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度调节块能够在沿导向柱的延伸方向滑动,并通过高度调节杆使高度调节块保持在一定高度上,便于操作者通过调整高度调节块在水平调节板上的位置调整压紧装置的高度,从而调整扶料导轮和送料导轮间隙的位置,保证物料的运行轨迹能够与电抛槽相匹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底板上开设有沿所述腰型槽长度方向的卡槽,所述高度调节杆的端部设置在所述卡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硕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硕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64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层电容器镀金用挂具
- 下一篇:缓蚀性镍基合金电解抛光液及其抛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