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纳米硅肥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5767.1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6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宋向玫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给力肥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肥 凹凸棒粉 二氧化硅 新型纳米 凹凸棒 颗粒肥 水淬渣 高炉 肥料制造技术 离子交换能力 聚丙烯酰胺 肥效 高温熔炼 离子交换 粘结性能 微量元素 胺鲜酯 光泽度 纳米硅 熔炼炉 粘结剂 返料 放入 附着 结块 造粒 尿素 离子 粉尘 肥料 刺激 生产 节约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肥料制造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纳米硅肥及其生产方法,高炉水淬渣、二氧化硅、凹凸棒粉、微量元素、聚丙烯酰胺、尿素和胺鲜酯,将高炉水淬渣和二氧化硅放入到熔炼炉内高温熔炼,本发明通过凹凸棒粉减少硅肥的养分的流失,增强了肥效,通过凹凸棒强大的离子交换能力,大量离子在凹凸棒内外进行离子交换,刺激了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从而极大的发挥肥料的效用,凹凸棒粉作为粘结剂,能够提高硅肥的造粒速度,保障硅肥的颗粒均匀,不结块、光泽度好,减少了返料,节约成本,通过凹凸棒粉的粘结性能在普通颗粒肥表面进行包裹,使纳米硅肥能在颗粒肥表面均匀分布,且附着紧密不脱落,不会造成粉尘,同时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纳米硅肥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硅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能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根系活性,增强抗倒伏、抗病虫能力,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我国土壤缺硅比较普遍,大约有2亿亩,黄河、淮海及辽东半岛地区约有一半的土壤缺硅。随着农作物的不断吸收,土壤中的有效硅继续减少,缺硅区域正在逐渐扩大。
目前,硅肥的品种主要有枸溶性硅肥、水溶性硅肥、纳米态硅肥三大类,而硅肥中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那一部分硅,被称作是有效硅,一般而言只有可溶性的硅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枸溶性硅肥是指不溶于水而溶于酸后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硅肥,常见的多为炼钢厂的废钢渣、粉煤灰、矿石经高温煅烧工艺等加工而成,而枸溶性硅肥中的有效硅是溶于酸后而能被植物吸收的那部分硅,这种硅肥可被植物根系分泌出的有机酸溶解后吸收,缺点在于植物对枸溶性硅肥吸收过于缓慢;水溶性硅肥是指溶于水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的硅肥,农作物对其吸收利用率较高,为高温化学合成,生产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但施用量较小,一般常用作叶面喷施、冲施和滴灌,水溶性硅肥中的有效硅是溶于水后而能被植物吸收的那部分硅,溶于水的硅就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能溶于水的硅就是有效硅优点在于植物对水溶性硅肥吸收快;纳米态硅肥中的有效硅是指的达到纳米级的而能被植物吸收的那部分硅,与前两种硅肥不同的是吸收方式不一样,纳米态硅肥可不通过离子交换而直接渗透被作物吸收利用。
目前市面上的纳米态硅肥由于是超细纳米级,粒径很小,且不溶于水,在复合肥造粒生产过程中掺入,由于其添加量很少,很难将纳米二氧化硅均匀分布在所有复合肥颗粒上,会导致后续纳米硅肥在土壤中分布不均,难以充分利用,直接在颗粒复合肥表面进行包裹,由于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很小,且堆积密度很小,不但难以在复合肥表面上粘附,而且会在复合肥生产现场造成大量粉尘,污染环境,并且硅肥在施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造成硅肥的养料的流失,降低了硅肥的肥效,由于硅肥的难溶性,降低了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纳米硅肥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面上的纳米态硅肥由于是超细纳米级,粒径很小,且不溶于水,在复合肥造粒生产过程中掺入,由于其添加量很少,很难将纳米二氧化硅均匀分布在所有复合肥颗粒上,会导致后续纳米硅肥在土壤中分布不均,难以充分利用,直接在颗粒复合肥表面进行包裹,由于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很小,且堆积密度很小,不但难以在复合肥表面上粘附,而且会在复合肥生产现场造成大量粉尘,污染环境,并且硅肥在施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造成硅肥的养料的流失,降低了硅肥的肥效,由于硅肥的难溶性,降低了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纳米硅肥,该新型纳米硅肥包括如下组成成分:
高炉水淬渣:50-80份;二氧化硅:10-13份;凹凸棒粉:10-20份;微量元素:8-12份;聚丙烯酰胺:8-10份;尿素:20-30份;胺鲜酯:1-5份。
优选的,所述高炉水淬渣为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其含硅量为30%-35%。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为助熔剂。
优选的,所述微量元素包括腐殖酸钾、聚天门冬氨酸和硫酸亚铁,所述腐殖酸钾、聚天门冬氨酸和硫酸亚铁之间的分量比为1: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给力肥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市给力肥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5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