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用生物净化滞留带及其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5323.8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9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田仲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筑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C02F9/14;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净化 种植层 滞留 海绵 城市市政道路 排水系统 排水总管 施工工艺 虹吸管 溢水管 排出 雨水 蓄水 防水土工布 市政道路 种植土层 过滤层 排水层 上表面 透水层 透水管 蓄水层 溢流管 雨水量 净水 吸入 下凹 渗水 积聚 排水 铺设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用生物净化滞留带及其施工工艺,其中,生物净化滞留带包括:防水土工布层;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蓄水排水层、蓄水层、透水层、过滤层以及种植层,种植层的上表面呈下凹的弧形;透水管;设置在所述种植层中部的排水系统;其中,排水系统包括:溢水管,溢水管延伸出种植层的表面;虹吸管;以及,排水总管。本发明的生物净化滞留带减轻了城市内涝的发生,且当雨水量较大,在种植土层的中部积聚一定量时,通过虹吸管将多余的雨水吸入溢流管中,并通过排水总管排出,有效的对雨水进行及时的排出,从而实现了渗水、蓄水、净水、滞水、排水等多种功能,将市政道路纳入海绵城市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用生物净化滞留带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国家提出的一种城市建设新理念。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国家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与城市水环境的迫切需要,海绵城市要求城市在下雨时具有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道路铺装在整个城市铺装的比重约为30%,存在着雨水冲刷路面导致径流污染、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充分发挥市政道路在海绵城市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一般的市政道路主要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中分带、侧分带组成。由于对市政道路景观效果以及绿化率的不断提高,中分带以及侧分带的宽度在不断增大,在保证道路安全使用的情况下,发挥中分带与侧分带渗水、蓄水、净水、滞水、排水的作用显得非常必要。在目前的市政道路设计中,所有的分隔带高度均高于路表,根本无法起到上述作用,且从分隔带流出的雨水会污染路面,也将加重排水系统的压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用生物净化滞留带及其施工工艺,具有集渗水、蓄水、净水、滞水、排水于一体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用生物净化滞留带,包括:
铺设在市政道路分隔带内壁的防水土工布层;
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蓄水排水层、蓄水层、透水层、过滤层以及种植层,所述种植层的上表面呈下凹的弧形;
穿设在所述蓄水排水层中的透水管;以及,
设置在所述种植层中部的排水系统;
其中,所述排水系统包括:
若干沿市政道路延伸方向均匀布设的溢水管,所述溢水管延伸出所述种植层的表面并至少与种植层的最高处相平齐;
一端悬置在种植层中部最低点上方、且另一端绕过所述溢流管的管口并穿设于所述溢流管内延伸至所述种植层下方的虹吸管;以及,
连接于各所述溢流管下端的排水总管。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从市政道路溢入分隔带内时,由于受防水土工布的阻挡作用,在雨水下渗的过程中,不会渗入市政道路的底部,即滞留在生物净化滞留带内,而雨水在下渗的过程中,首先由种植层的土质和植物进行一定程度的净化,去除雨水中部分油污和重金属,随后通过过滤层进行充分过滤,使下渗到蓄水层的雨水达到一定的洁净度,在经过透水层时,对过滤层的泥沙进行阻挡,防止其下渗堵塞透水管,通过由蓄水层和蓄水排水层进行存储,而过多的雨水即从透水管中排出,这部分雨水可以收集在蓄水装置中,用于灌溉和清洗,节约了水资源;由于种植层的上表面为下凹的弧形,因此雨水在流入生物净化滞留带后难以回流至道路上,从而减轻了城市内涝的发生,且当雨水量较大,在种植土层的中部积聚一定量时,通过虹吸管将多余的雨水吸入溢流管中,并通过排水总管排出,有效的对雨水进行及时的排出,从而实现了渗水、蓄水、净水、滞水、排水等多种功能,将市政道路纳入海绵城市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筑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筑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53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