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结构和衣物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4590.3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9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梁章;刘文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7/22 | 分类号: | D06F37/22;D06F25/00;D06F58/10;D06F5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结构 衣物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结构和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支撑结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衣物处理装置设置有内筒,支撑结构包括:环形支撑板,环形支撑板设有环形槽,内筒开口端的边沿插设在环形槽内;其中,环形槽的槽底距离环形槽内侧壁最外端的距离为15mm至25mm。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环形槽的槽底距离环形槽内侧壁最外端的距离的取值范围,延长了气流在支撑结构与内筒的连接处的引导路径,该引导路径会该改变气流在该处的折转角度及流动方向,增强了产品的导风效果,有利于提高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和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干衣机已走进广大普通家庭,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增强,对干衣机的烘干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中,干衣机的支撑结构与内筒的装配结构不合理,部分气流由支撑结构和内筒的连接间隙流出干衣机,致使导风效果差,烘干效率低,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支撑结构。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支撑结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衣物处理装置设置有内筒,支撑结构包括:环形支撑板,环形支撑板设有环形槽,内筒开口端的边沿插设在环形槽内;其中,环形槽的槽底距离环形槽内侧壁最外端的距离为15mm至25mm。
本发明提供的衣物处理装置工作时,气流通过支撑结构流至内筒,故,通过合理设置环形槽的槽底距离环形槽内侧壁最外端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使之满足15mm至25mm,即,通过限定环形槽的深度及环形槽相对于内筒的位置关系,进而延长了气流在支撑结构与内筒的连接处的引导路径,该引导路径会该改变气流在该处的折转角度及流动方向,进而使得更多的气流被导入至内筒,减少甚至是避免由支撑结构与内筒的装配间隙处流出的气流量,进而增强了产品的导风效果,有利于提高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效率、降低产品的能耗。
另外,该结构设置由于改变了气流的折转角度,故,减小了气流流动分离、脱流及旋涡等现象的出现的频次,有利于降低噪声,进而可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再有,若环形槽的槽底距离环形槽内侧壁最外端的距离设置的较小,则说明环形槽的深度较小,该处对气流的引导路径较短,导风效果差,使得大部分气流由该处流出衣物处理装置,进而导致产品的烘干效率低。若环形槽的槽底距离环形槽内侧壁最外端的距离设置的较大,则说明环形槽的深度较大,该处对气流的引导路径较长,在未显著提高产品的导风效果的情况下增加了内筒前边缘与环形槽的配合长度,相应的减少了内筒的容积,造成材料的浪费,且会增大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上述的支撑结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环形槽的槽底距离环形槽内侧壁最外端的距离为21mm。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形槽的槽底距离环形槽内侧壁最外端的距离为21mm,合理设置了气流在支撑结构与内筒的连接处的引导路径,该引导路径会充分改变气流在该处的折转角度及流动方向,进而使得更多的气流被导入至内筒,减少甚至是避免由支撑结构与内筒的装配间隙处流出的气流量,进而增强了产品的导风效果,有利于提高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效率、降低产品的能耗。同时,该结构设置在保证产品的导风效果的同时,减少了改造材料地投入,进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该结构设置由于改变了气流的折转角度,故,减小了气流流动分离、脱流及旋涡等现象的出现的频次,有利于降低噪声,进而可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撑结构还包括风道,风道设于环形支撑板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45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