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杨酸生产废气脱臭装置及其脱臭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3662.2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7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栋;王成慧;李冕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高鹏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8;B01D53/84;B01D53/86;B01D5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臭装置 废气 催化氧化设备 活性污泥 多介质 生产废气 脱臭工艺 水杨酸 药剂使用量 二次处理 脱臭处理 脱臭率 脱臭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杨酸生产废气脱臭装置及其脱臭工艺,脱臭装置包括活性污泥脱臭装置以及三相多介质催化氧化设备,对废气进行降温后,采用活性污泥脱臭装置对废气进行一次脱臭处理,再通过三相多介质催化氧化设备对废气进行二次处理,单使用活性污泥脱臭装置对废气脱臭不充分,单使用三相多介质催化氧化设备药剂使用量大,两者结合使用,既节省了药剂的使用量,又提高了废气脱臭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杨酸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杨酸生产废气脱臭装置及其脱臭工艺。
背景技术
水杨酸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气直接排放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需要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水杨酸废气中含有大量刺激性的恶臭味气体,影响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现在大都数企业使用焚烧炉对这些废气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焚烧炉是直接对气体进行焚烧,焚烧过程中热能消耗高,排出的尾气温度也很高,而且焚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杨酸生产废气脱臭装置及其脱臭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杨酸生产废气脱臭装置及其脱臭工艺,脱臭装置包括活性污泥脱臭装置以及三相多介质催化氧化设备,所述活性污泥脱臭装置包括包括机体、盖体、喷气装置以及搅拌装置,所述机体与盖体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喷气装置设置在机体内部,所述喷气装置包括主环管以及若干喷气支管,所述盖体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外端设置在盖体上,内端与主环管相连,所述主环管与盖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喷气支管等距均匀的设置在主环管底部,所述喷气支管与主环管相连通,所述喷气支管底部均匀的设有若干喷气孔,;
所述机体包括内机体以及外机体,所述内机体和外机体之间形成温控腔,外机体顶部设有第一进水口,外机体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
所述三相多介质催化氧化设备包括底座、催化氧化塔,所述催化氧化塔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催化氧化塔包括第一塔体以及第二塔体,所述第一塔体与第二塔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塔体顶部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塔体底部与第二塔体顶部相连通,底座上还设有亚铁罐、稀酸罐、氧化剂罐,亚铁罐、稀酸罐、氧化剂罐均连接加药泵,所述加药泵通过管道连接进液管,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抽水管连接第二塔体底部的出水口,循环泵出水管连接进液管,第一塔体内设有复合填料,所述第二塔体内设有喷嘴,所述进液管与喷嘴相连,喷嘴设置在第二塔体内顶部,第二塔体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第二塔体侧壁上,隔板和第二塔体侧壁之间形成出气腔,所述出气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气口;
本发明利用脱臭装置对废气进行脱臭所采用的脱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废气进行预处理,制备水杨酸所得的废气为高温气体,在利用活性污泥脱臭装置对废气脱臭之前需要对废气进行降温处理,防止高温废气进入活性污泥脱臭装置让悬浮生长的微生物失活,影响活性污泥脱臭装置的脱臭效果;
步骤2,采用活性污泥脱臭装置对废气进行一次脱臭,通过引风机将进行降温后的废气从进气管吹近装置内部,废气均匀的从喷气支管的喷气孔中喷出,同时搅拌轴带动搅拌板搅拌装置内含活性污泥的混合液,使废气与混合液充分接触,为保证活性污泥的活性,在温控腔内加入介质,使装置内的温度保持在30-35℃;
步骤3,步骤2进行完一次脱臭的废气从出气管排入第一塔体顶部的进气口进行二次脱臭,废气穿过第一塔体内的复合填料进入第二塔体,与喷嘴呈发散雾状喷出的液相复配氧化剂充分接触从第一出气口排出。
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杨酸生产废气脱臭装置及其脱臭工艺,对废气进行降温后,采用活性污泥脱臭装置对废气进行一次脱臭处理,再通过三相多介质催化氧化设备对废气进行二次处理,单使用活性污泥脱臭装置对废气脱臭不充分,单使用三相多介质催化氧化设备药剂使用量大,两者结合使用,既节省了药剂的使用量,又提高了废气脱臭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高鹏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镇江高鹏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36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