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保证水位的呼吸机自动补液加湿罐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23516.X | 申请日: | 201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3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杨琳;韩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证 水位 呼吸 自动 补液 加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保证水位的呼吸机自动补液加湿罐,包括呼吸机加湿罐本体、1根特制输液器。所述呼吸机加湿罐本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进液口,进液口内径为12mm,其为能实现气压平衡原理的最小内径,并由其向加湿罐本体内部延伸出一个与其内径一致的进液管,其延伸至加湿罐本体水位线处,因呼吸机的加温作用使加湿罐本体内液体蒸发导致进液管末端平面与水位线平面间产生空气,由此基于气压平衡原理,实现该部分的空气与特制输液器内的液体置换,特制输液器包括插入式接头、输液管和加固铁环,插入式接头内径同为12mm,设有阀门、密封圈和加固装置,与液体瓶连接,输液管末端与进液口连接,使其形成密闭通路,实现自动补液和维持水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保证水位的呼吸机自动补液
加湿罐。
背景技术
临床上一些危重患者需建立人工气道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但建立人工气道后,人体自身呼吸道的加湿功能丧失,若长时间直接吸入未经加湿的氧气,会导致支气管分泌物粘稠,不易吸出或咳出,形成痰痂,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完善现有呼吸机的加湿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本申请引用在先专利文献背景技术说明中的临床上常用向呼吸机加湿罐加水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分离呼吸机与进气管道从进气口倒入;二是用注射器抽取蒸馏水从进液口注入;三是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将其乳头插入进液小孔内定时进行加液。
本申请引用在先专利文献说明中的上述方法一和方法二存在加水时均需断开呼吸机管道,使管道内压力突然变小,造成低压损害,同时反复断开回路会增加呼吸机管道感染的问题;方法三较理想,但该方法存在不能使水位时刻维持在水位线处,会因加液量过多导致患者发生呛咳,甚至窒息等呼吸道并发症,或加液量过少导致呼吸机灼热,而对患者产生影响,该方法还存在要求在使用呼吸机加液的过程中必须有人看管,浪费人力及时间的问题。
目前,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虽然已发明有运用流速控制装置、球阀装置、浮阀装置和限位悬浮装置,但其设计较为复杂,补液方式为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将其乳头插入进液小孔内,该方式存在固定不牢、碰触后易脱出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临床现存的实际问题,解决了危重症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时因水位过高或过低而引起呼吸道并发症及导致呼吸机灼热等问题;并完善了现有技术存在设计复杂、固定不牢、无法使水位时刻维持在水位线处等弊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保证水位的呼吸机自动补液加湿罐,包括呼吸机加湿罐本体、1根特制输液器,所述呼吸机加湿罐本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进液口,进液口的内径为12mm,其为能实现气压平衡原理的最小内径,并由进液口向加湿罐本体内部延伸出一个与其内径一致的进液管,其延伸至加湿罐本体水位线处,并设有第一密封圈保证密闭性,由此基于气压平衡原理,以实现加湿罐本体水位线下的空气与特制输液器内的液体进行置换,即由于呼吸机的加温作用会使加湿罐本体内液体蒸发导致进液管末端平面与水位线平面间产生空气,该空气会由进液管进入特制输液器,从而将特制输液器中的液体置换。
上述的一种可保证水位的呼吸机自动补液加湿罐,所述特制输液器包括插入式接头、输液管和加固铁环,插入式接头的内径同为12mm,其为能实现气压平衡原理的最小内径,设有阀门、第二密封圈和加固装置,插入式接头与液体瓶连接,并使用加固装置进行固定,第二密封圈用于保证密闭性,阀门用于控制是否将液体瓶中的液体导入及在更换液体瓶时使本发明处于密闭状态,输液管末端与进液口相连接,并使用加固铁环使其连接牢固且密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其既能自动补液又能使水位时刻维持在水位线处,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无需专人看管,可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设计简单、操作方便、补液时间迅速等。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35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安全性的芯片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子式智能有载调压变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