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校准视力表以及视力表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22517.2 | 申请日: | 201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3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斌;吕银月;陈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爱斌 |
| 主分类号: | A61B3/00 | 分类号: | A61B3/00;A61B3/032;A61B3/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吴从吾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准 视力表 以及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校准视力表,包括由大到小自上至下排列的多行“E”字视标,每一行中“E”字视标大小相同以及间距相等,E”字视标包括3条平行设置的黑色条纹I、连接在3条黑色条纹I端部且与黑色条纹I竖直的黑色条纹II和设置在相邻黑色条纹I之间的白色条纹,多行“E”字视标中含有黑色条纹I和白色条纹黑白对比度不同以及黑色条纹I和白色条纹宽窄对比度不同的“E”字视标;本发明通过设定每行视标中的“黑白对比度”和“空间频率度”,根据这些技术参数设计出的校准视力表,客观、科学地反映了眼睛对对比敏感度变化的感知规律;既适于正常视力人群的健康体检,又适于各种弱视力人群的检测诊断、眼光配镜和校正康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试眼睛的设备;检查眼睛的仪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校准视力表以及视力表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医疗对于儿童视力的检测,一般采用标准视力对照表(通过辨别不同大小的E的朝向来判断受试者的视力水平),而且需要成人对儿童进行提问才能得到相应的检测结果;如果将标准视力对照表按照一定的距离比例(受测者与校准视力表的空间距离:受测者眼睛与上述液晶触屏之间的距离)缩放到液晶触屏中,作为一种检测图像对儿童进行检测的话,依然需要成人来对儿童进行引导发问,让儿童说出相应的结果。
然而整个寻找“E”的过程相当枯燥,由于E字视标黑白对比度为100%,其条纹比例尺寸为1:1,容易造成部分儿童存在视力拥挤问题,即对于最左与最右的符号“E”具有更强的分辨能力,对于居中的符号分辨能力较弱;于是在这枯燥的检测过程中,儿童常常会在成人的一再催问下随意地给出自己“猜测”的结果,这样所得出视力检测数据仅具有参考价值,无法真实体现儿童的视力水平。
近年来发现弱视儿童在低对比度视力下降更为显著,弱视的治疗效果不仅要评判100%高对比度的视力,更要注重75%、50%以及25%等低对比度的视力。
另外出于多种原因,有些儿童背下了整个标准视力对照表,只可儿童能够辨认出“E”所处的位置,就能根据之前的记忆,准确说出E的朝向,这样也会直接导致检测结果的失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校准视力表以及视力表使用方法,该一种校准视力表通过设定每行视标的“黑白对比度”和“空间频率度”,根据这些技术参数设计出的校准视力表,客观、科学地反映了眼睛对对比敏感度变化的感知规律;既适于正常视力人群的健康体检,又适于各种弱视力人群的检测诊断、眼光配镜和校正康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校准视力表,包括由大到小自上至下排列的多行“E”字视标,每一行中“E”字视标大小相同以及间距相等,所述E”字视标包括3条平行设置的黑色条纹I、连接在3条黑色条纹I端部且与黑色条纹I 竖直的黑色条纹II和设置在相邻黑色条纹I之间的白色条纹,多行“E”字视标中含有黑色条纹I和白色条纹黑白对比度不同以及黑色条纹I和白色条纹宽窄对比度不同的“E”字视标。
进一步,所述黑色条纹I和白色条纹的黑白对比度设置为10~100%。
进一步,所述黑色条纹I和白色条纹的黑白对比度设置为10%、20%、50%、 75%和100%。
进一步,所述黑色条纹I和白色条纹宽窄对比度设置为20%~500%。
进一步,所述黑色条纹I和白色条纹宽窄对比度设置为20%、40%、50%、 100%、200%、300%和500%。
进一步,相邻的“E”字视标其黑白对比度不同和宽窄对比度均不相同。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校准视力表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
1)受检测者进行标准测试,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测试并记录测试者两眼的视力测试值Bs;
2)受检测者进行校准测试,分三次快速通过校准对数视力表测试并记录测试者两眼的视力测试值Ds、黑白对比度测试值dh和条纹宽窄对比度测试值d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爱斌,未经朱爱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2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