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吞吐和汽驱时使用的非稳态注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2037.6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0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王喜泉;麻德玉;刘雪梅;徐爽;周广安;李俊杞;黄武鸣;宋星池;王燕;刘群杰;杜鹏飞;徐冲;王泽;韩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28/00;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闫加贺;姚亮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吞吐 汽驱时 使用 稳态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吞吐和汽驱时使用的非稳态注汽方法,当井为笼统注汽井时,包括将笼统注汽井所用注汽、解堵一体化管柱连接后完井;连接好井口注汽流程,关闭套管闸门,打开总闸门和油管闸门后注汽;所注入的蒸汽经用于笼统注蒸汽的蒸汽脉动发生装置后产生低频脉动效果,进入油层;当井为分层注汽井时,包括将分层注汽井所用注蒸汽、解堵一体化管柱连接后完井;连接好井口注汽流程,关闭套管闸门,打开总闸门和油管闸门后注汽;所注入的蒸汽经用于分层注蒸汽的蒸汽脉动装置后产生低频脉动效果,进入油层。该适用于笼统注汽井的方法能在吞吐注汽和长期汽驱时应用且经济高效;适用于分层注汽井的方法能实现分层脉动注汽或分层汽驱,提高蒸汽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吞吐和汽驱时使用的非稳态注汽方法,属于稠油油藏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蒸汽吞吐是稠油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手段,蒸汽吞吐作业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注汽、焖井及回采。油藏条件一定时,注汽参数对开发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在常规注汽吞吐开发时,蒸汽以恒定速率注入,在开发初期,轮次较低时效果较好,但会逐渐变差,随着轮次的增加,储层压力和储量丰度都随之降低,蒸汽也会沿着已经形成的蒸汽流道流动。由于储层存在非均质性,且蒸汽的分布体积在高渗带扩大速度较快,中渗带、低渗带则相对较慢。注汽结束后,在主流线上的剩余油饱和度一定低于远离主流线的两侧区域,高渗带内的剩余油面积较小,而低渗透带内死油区面积最大。常规的技术手段是通过调剖措施,改变蒸汽流道来扩大波及体积,但在当前低油价环境下,降低了油田的开发效益。
目前能检索到的涉及脉动技术的现有技术多是物理法解堵技术,如水力振荡、电压液脉冲、高压水射流、超声波及压力、脉冲波振荡等。比如中国专利CN102434121A公开了井下低频抽汲振动解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井筒内流体挤压时形成的正压力和抽吸时形成的负压力交替作用在近井地带实现油层解堵,上述技术目的均为解堵,不会改变蒸汽注入方式。
中国专利CN104033138A公开了稠油油藏不动管柱注汽波动—化学解堵一体化装置及方法,该专利提供了一种脉冲振荡装置,该装置及方法能够实现在不动管柱的条件下,实现水力脉冲解堵、化学复合解堵及正常注汽的一体化功能。但此专利中的装置同样仅是依靠脉冲振荡解堵药剂,提高解堵效果,并不能使蒸汽产生脉冲效果,与普通注汽并无区别。
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的吞吐和汽驱时使用的非稳态注汽方法已经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吞吐和汽驱时使用的非稳态注汽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吞吐和汽驱时使用的非稳态注汽方法,其中,
当注汽井为笼统注汽井时,所述吞吐和汽驱时使用的非稳态注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笼统注汽井所用注汽、解堵一体化管柱连接后完井;所述注汽、解堵一体化管柱包括隔热油管、热敏封隔器以及用于笼统注蒸汽的蒸汽脉动发生装置;该隔热油管经由热敏封隔器与所述用于笼统注蒸汽的蒸汽脉动发生装置的上接头相连接;
(2)、连接好井口注汽流程,关闭套管闸门,打开总闸门和油管闸门进行注汽;
(3)、步骤(2)中所注入的蒸汽经所述用于笼统注蒸汽的蒸汽脉动发生装置后产生低频脉动效果,进入油层;
当注汽井为分层注汽井时,所述吞吐和汽驱时使用的非稳态注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分层注汽井所用注蒸汽、解堵一体化管柱连接后完井;所述注蒸汽、解堵一体化管柱包括隔热油管、若干热敏封隔器、若干用于分层注蒸汽的蒸汽脉动装置及封堵单元,该热敏封隔器及用于分层注蒸汽的蒸汽脉动装置按顺序依次间隔连接于所述隔热油管上,且该隔热油管的底端采用封堵单元封死;
2)、连接好井口注汽流程,关闭套管闸门,打开总闸门和油管闸门进行注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2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