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拼装的病人转运床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0728.2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6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振九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装 病人 转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拼装的病人转运床,包括气垫床1、两个拼接板2、气泵3、微型电脑4和转运起重装置,所述气垫床1左右两侧均拼接设有拼接板2,所述气垫床1位于两拼接板2中间,所述气垫床1底端横向设有若干条用于转运的硬质滑槽16,所述气垫床1设有若干组气囊组,每组气囊组有由若干个柱状气囊组成,每个气囊11设有充气支管12,同组气囊11的充气支管12连接有同一充气管13,不同气囊组的充气管13通过换向气阀17与气泵3连接,所述微型电脑4与气泵3和换向气阀17电性连接,所述微型电脑4用于控制气囊11的充放气,所述转运起重装置用于搬运躺有患者的气垫床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拼装、方便转运的病床。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临床治疗中,经常会出现中风、昏迷、瘫痪等行动不变的病人,对于这些行动不变的病人经常会遇到两种情况;
一是长期卧床休息会导致病人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坏死,从而造成病人的皮肤上出现压疮或褥疮。需要护士或家属每隔两小时为其翻身一次,由于对此类病人翻身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且对于术后不久的病人,尤其是病人插有各种导管或高颅压、心衰病人,贸然的为病人翻身风险很大;
二是这些行动不变的病人在到功能科室检查或者手术时,需要护士或家属先将病人移动至推车上,再将病人推送至检查室或手术台,检查或手术完毕,再放回推车,再将病人从推车上搬运到病床,期间来回搬运次数较多,且需要多人配合极为耗费人力,尤其对于昏迷不能配合或要求强制制动的病人,搬运难度很大且有造成二次损伤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省力的可拼装的病人转运床。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拼装的病人转运床,包括气垫床1、两个拼接板2、气泵3、微型电脑4和转运起重装置,所述病床床面由两个拼接板2和气垫床1拼接而成,所述气垫床1左右两侧均拼接设有拼接板2,所述气垫床1位于两拼接板2中间,所述气垫床1底端横向设有若干条用于转运的硬质滑槽16,所述气垫床1设有若干组气囊组,每组气囊组有由若干个柱状气囊组成,每个气囊11设有充气支管12,同组气囊11的充气支管12连接有同一充气管13,不同气囊组的充气管13通过换向气阀17与气泵3连接,所述微型电脑4与气泵3和换向气阀17电性连接,所述微型电脑4用于控制气囊11的充放气,所述转运起重装置用于搬运躺有患者的气垫床1。气垫床1的气囊11设计采用海绵体技术,通过对气垫床1局部进行程序性充放气,转移和更换病人身体卧床时的受力点,从而避免病人身体某一处长期受压,生成压疮和褥疮。转移病人时,只需要将气垫床1进行高压充气,高压充气后的气垫床1硬度较大,呈硬性床板样形态,便于吊拖转运。病床的床面可以拆卸拼装,搬运时患者无需移动,只需撤除气垫床两边的拼接板,通过转运起重装置将躺有患者的气垫床1转运至推车上。该气垫床1体积较小,设计与检查台、手术台形状适配,在进行手术或者检查时,患者无需更换气垫床1,检查及手术完成,如前法再次充气,形成床板状态,转运回病床。减少了患者的换床搬运次数,避免了患者在搬运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也减少了人工。
优选的是,所述充气支管12的充气口设有消音气门嘴14,所述消音气门嘴14用于消除气垫床1充放气使用过程中的噪音。减少使用时的噪音,更适合病房的环境,且通过消音气门嘴14可控制充放气,实现气垫床在搬运过程中可独立于气泵进行搬运不漏气。
优选的是,所述气垫床1内的充气管13设有用于检测气压的气压计15。气垫床1通过数字化调整气压来调整柔软度,可以通过气压计15的数字化调整观察并记录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振九,未经杨振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0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