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20596.3 | 申请日: | 2019-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益琍;赵银标;项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中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E04B1/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 |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支护 狭小 冲突 区域 地下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将装配式反坎和胎模块体穿过紧固拉筋,并在胎模块体的横向接缝内设置接缝填充体;使模板挂杆通过板模挂板与板上层钢筋连接牢固,在板底模上设置钢筋支撑体;在第一地下室外墙上分别布设挂梁滑槽,将滑移挂梁滑至设定位置后进行第一地下室底板及底板梁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墙外填充体的上部设置柱底撑板和板底隔水层,并在柱底撑板上依次设置平衡撑柱、连接靴帽和帽杆连接体;将模板节段和柔性连接带与板侧撑杆通过撑杆限位体连接;沿内插控位杆高度方向均匀间距设置模板限位体,可以提升边坡支护施工结构的整体性,降低模板支设和定位的难度、保护施工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提升边坡支护施工结构的整体性,降低模板支设和定位的难度、保护施工环境的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及施工方法,适用于地下室结构施工工程。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建设逐渐成为各项工程建设的重点。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施工场地,在建设过程中许多问题接踵而来。地下室结构施工中,通常会遇到施工面狭小、质量通病较多等问题,导致地下室结构无支模作业空间,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
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地下室外墙结构单面支模结构,主要包括砖胎模、防水层、剪力墙模板和止水螺杆,砖胎模一侧与外部基坑连接,砖胎模另一侧为平面设置,且在砖胎模另一侧上设置有抗裂层,防水层涂覆在抗裂层上,剪力墙模板一侧通过支撑杆与室内墙体连接,且剪力墙模板另一侧与防水层之间浇注有混凝土剪力墙,止水螺杆穿插剪力墙模板和混凝土剪力墙及砖胎模与外部基坑连接。该结构能够较好地解决地下结构外侧无施工作业面的工程施工难题,在适宜的工况中能缩短施工工期,但结构的整体性仍有待提高,且不涉及模板定位支设、地下室底板梁浇筑等施工技术。
鉴于此,目前亟待发明一种可以提升边坡支护施工结构的整体性,降低模板支设和定位的难度、保护施工环境的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及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可以提升边坡支护施工结构的整体性,而且可以降低模板支设和定位的难度,还可以保护施工环境的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及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任一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制备尺寸满足要求的胎模块体、临时支撑块、模板限位体和墙底限位板;准确施工所需建筑材料;进行边坡土体的开挖施工;
2)预制装配式胎模布设:在边坡土体内穿设拉筋锚固段,并在拉筋锚固段的顶端设置拉筋连接体;依次将装配式反坎和胎模块体穿过紧固拉筋,使块体连接隼嵌入块体连接槽内,并在顶端的胎模块体上设置胎模压板;将胎模注浆管穿过注浆管连接管,并向胎模块体的横向接缝内注浆,形成接缝填充体;通过紧固拉筋对胎模块体施加张拉应力;对胎模块体外表面进行刮平处理,并在胎模块体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内侧防水层和外侧防水层;
3)墙外填充体施工:在胎模块体与边坡土体的间隙内填充散体材料,并在散体材料内插设填充体注浆管;通过填充体注浆管向散体材料内注浆形成墙外填充体;
4)第一地下室底板及底板梁模板布设:采用混凝土灌注设备进行第一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灌注施工;待梁底回填层施工完成后,在第一地下室外墙上预设板模底撑和板模拉筋;在板底模与第一地下室外墙的相接处设置板端连接体,并通过连接体螺栓将板端连接体与第一地下室外墙相接牢固;将板模拉筋与挂杆连接板连接牢固;板上层钢筋和板下层钢筋与第一地下室外墙连接牢固后,使模板挂杆通过板模挂板与板上层钢筋连接牢固;在底板梁部位设置梁外模,并使梁外模与梁底回填层通过梁模撑筋和撑筋底板连接牢固;在梁外模与板底模相接处设置模板补强筋;在板底模上设置与板内置栓相接的钢筋支撑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中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中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0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车站咬合围护桩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近水深基坑支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