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露头碳酸盐岩储层建模的地下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19079.4 | 申请日: | 2019-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7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沈安江;郑剑锋;乔占峰;倪新锋;张建勇;胡安平;潘立银;黄理力;朱永进;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T17/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任默闻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露头 碳酸盐 岩储层 建模 地下 预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露头碳酸盐岩储层建模的地下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露头碳酸盐岩储层对应的二维露头地质模型,并对露头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三维数字扫描及标注处理,得到对应的三维图像;根据三维图像以及露头碳酸盐岩储层的实测剖面中的岩相信息,得到各个地层单元分别对应的三维沉积微相模型;根据各个地层单元分别对应的三维沉积微相模型,分别得到各个地层单元各自对应的三维孔隙度模型和三维渗透率模型,以对露头碳酸盐岩储层对应的地下储层中的有效储层进行预测。本申请能够准确且快速地建立针对露头碳酸盐岩储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并能够有效提高在油藏尺度标准下的地下储层有效性的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露头碳酸盐岩储层建模的地下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碳酸盐岩储层强烈的非均质性,使得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表征和评价成为了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开发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在其中,储层地质建模是储层非均质性表征和评价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储层地质建模包含有三个尺度:一是基于储层地质体与非储层地质体分布规律理解的宏观尺度储层地质建模,揭示层序格架中储层分布规律,为有利储层分布区和勘探领域评价提供依据;二是基于储层非均质性及评价理解的油藏尺度储层地质建模,揭示流动单元和隔挡层的分布样式和品质;三是基于储层孔喉结构理解的微观尺度储层地质建模,揭示储层的渗流特征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在油田开发阶段,若要实现能够达到前述第二个油藏尺度标准的储层预测,通常需要建立基于井和地震资料的油藏尺度的储层地质模型,但由于受井、地震资料数量和品质的限制,以及目前油藏尺度露头储层地质建模处于二维阶段的现状,存在构成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建模的地质统计学基础不明确、储层建模技术和流程不完善等,制约了油藏尺度三维露头碳酸盐岩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使得当前很难建立能够达到油藏尺度标准的符合地质实际的模型,进而无法实现对油藏尺度标准下的地下储层有效性的预测。
基于此,亟需提供一种有效在油藏尺度标准下的地下储层有效性进行准确预测的方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露头碳酸盐岩储层建模的地下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能够准确且快速地建立针对露头碳酸盐岩储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并能够有效提高在油藏尺度标准下的地下储层有效性的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露头碳酸盐岩储层建模的地下储层预测方法,包括:
获取露头碳酸盐岩储层对应的二维露头地质模型,并对所述露头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三维数字扫描及标注处理,得到对应的三维图像,其中,所述露头碳酸盐岩储层被预先划分为多个地层单元;
根据所述三维图像以及所述露头碳酸盐岩储层的实测剖面中的岩相信息,得到各个所述地层单元分别对应的三维沉积微相模型;
根据各个所述地层单元分别对应的三维沉积微相模型,分别得到各个所述地层单元各自对应的三维孔隙度模型和三维渗透率模型,以根据各个所述地层单元各自对应的三维沉积微相模型、三维孔隙度模型和三维渗透率模型对所述露头碳酸盐岩储层对应的地下储层中的有效储层进行预测。
进一步地,在所述获取露头碳酸盐岩储层对应的二维露头地质模型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露头碳酸盐岩储层的实际地质条件,对所述露头碳酸盐岩储层进行多条测线的划分;
确定所述露头碳酸盐岩储层的地层分层,并根据所述地层分层划分得到多个所述地层单元;
以及,确定所述露头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岩相分类,并根据各条所述测线对应的岩石结构剖面。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露头碳酸盐岩储层对应的二维露头地质模型,包括:
获取所述露头碳酸盐岩储层的二维沉积微相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9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