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邻硝基苯磺酰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8925.0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5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包仁康;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泽宸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3/02 | 分类号: | C07C303/02;C07C303/44;C07C309/86;C07C319/14;C07C323/09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丁鹏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邻硝基苯 磺酰氯 氯化反应 亲水性有机酸 大生产 甲硫醚 溶剂 干品 收率 熔点 邻硝基氯苯 水溶性溶剂 后处理 分离问题 甲硫醇钠 醚化反应 质量问题 氯化 摩尔比 重结晶 粗品 得率 放料 硫醚 滤饼 盐酸 浊度 精制 套用 合成 | ||
本发明公开了邻硝基苯磺酰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邻硝基氯苯和甲硫醇钠进行醚化反应,经过滤,将得到滤饼进行重结晶,经离心分离和干燥,得到邻硝基苯甲硫醚干品;将上述邻硝基苯硫醚干品分次进行氯化反应,得到湿粗品,氯化反前体系中加入适量盐酸,氯化反应在亲水性有机酸溶剂中进行,氯化反应时邻硝基苯甲硫醚与水的摩尔比为1:5‑15;经精制和干燥,得到邻硝基苯磺酰氯成品。经HPLC检测,本发明合成的邻硝基苯磺酰氯含量为98%‑98.5%;收率0.72‑0.75,得率0.97及以上,浊度(ppm)为1.5‑2,熔点66‑67℃。采用亲水性有机酸溶剂,解决了大生产放料、收率、质量问题,同时解决了大生产水溶性溶剂套用问题,以及后处理分离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工业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邻硝基苯磺酰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邻硝基苯磺酰氯是又名2-硝基苯磺酰氯,褐色或黄色针状结晶,沸点较低,溶于乙醚,应用领域上可拓展用于医药,高档染料及特种材料,其结构式为:
传统的邻硝基苯磺酰氯主要参考BI1153,161工艺来合成的。其具体合成步骤分二步:
1)现工业化生产工艺第一步将Na2S与硫磺在有机溶剂中加热回流1小时,制得Na2S2溶液;再由邻硝基氯苯,94%乙醇,在65℃于8小时内加入Na2S2溶液反应,经精制后得到2,2'-二硝基二苯二硫,收率为85.7%。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2S+S→Na2S2
第二步邻硝基苯磺酰氯合成
在反应釜中加入盐酸、水与第一步中的滤液,在搅拌下加入2,2'-二硝基二苯二硫的滤饼后进行通氯,反应物用水稀释,过滤精制得邻硝基苯磺酰氯,收率为83.6%,浊度为4.2ppm。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此法的缺点是工艺路线长,能耗大,收率低,废酸多,环境污染大,产品邻硝基苯磺酰氯中含有少量的没反应中间体二硫化合物,虽经过多次精制,但二硫化合物依旧存在,导致材料的浊度为3ppm以上,与特种材料中液晶材料所用邻硝基苯磺酰氯中二硫化合物引起浊度3ppm以下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果要达到液晶材料要求,则必须经过8-10次精制,这样不仅产品收率、产率大大降低,同时成本增大,因此此工艺生产的产品只能作为低档产品用于染料领域。
2)参考CN 1150796A中实施例1进行的小试试验,向四口烧瓶中添加1.2摩尔1-氯-4-氰基苯,和0.055摩尔作为相转移催化剂的四丁基溴化铵,然后加入1.3摩尔调整至15%(重量)浓度的甲硫醇钠盐水溶液,在80℃搅拌3小时。冷却至宣温后,将析出的结晶滤出,再用甲醇使其重结晶,得到4-氰基苯基甲硫醚,再加入配备了搅将四口瓶中,加水、一氯苯,在25℃用约5小时时间通入氯气,使反应终止,将油层分离,添加无水硫酸钠,静置约1小时,除去水分后,蒸出溶剂,得到粗结晶。将这种粗结晶溶解在一氯苯中,添加不良溶剂进行重结晶,得到4-氰基苯磺酰氯白色结晶,收率为91%。参照实施例18,得到邻硝基苯磺酰氯的收率为95%。此法的缺点是没有进行产业化试验,未能有效提供有关液晶材料关键浊度指数,采用毒性较大的一氯苯作为溶剂,且精制工艺路线繁琐,安全健康风险大,同时氯苯与水、原料的极性不同,使通氯体系不均匀,造成通氯效率低,收率偏低等问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泽宸贸易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泽宸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8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