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光感排烟消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8171.9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7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德闯;丁超;汪箭;王浩波;邓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06B7/02 | 分类号: | E06B7/02;E06B7/08;E06B7/28;F04D25/06;G08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烟 排烟组件 摆动 安装部件 感应部件 排烟部件 驱动部件 消防装置 圆弧摆动 承载 烟雾 消防技术领域 电性连接 消防设施 组件传动 智能 输出端 外侧壁 抽排 墙体 自动化 风力 外部 | ||
1.一种智能光感排烟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安装部件(1)、摆动排烟部件(2)、排烟驱动部件(3)和用于对烟雾完成识别感应的光感感应部件(4),所述承载安装部件(1)设置在待安装消防设施的墙体上,所述摆动排烟部件(2)安装在承载安装部件(1)内,所述摆动排烟部件(2)包括圆弧摆动组件(201)和设置在待安装消防设施墙体上的固定排烟组件(202),所述排烟驱动部件(3)的输出端与圆弧摆动组件(201)传动连接,所述光感感应部件(4)设置在承载安装部件(1)的外侧壁上,所述光感感应部件(4)与排烟驱动部件(3)和固定排烟组件(20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光感排烟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安装部件(1)包括安装底板(101)、罩设在安装底板(101)侧壁上的矩形定位罩(102)、安装在矩形定位罩(102)前端的第一阻挡板(103)和安装在矩形定位罩(102)后端的第二阻挡板(104),所述矩形定位罩(102)为前后通透状,所述第一阻挡板(103)的侧壁上设有供排烟驱动部件(3)输出端摆动的矩形贯穿槽(105),所述第二阻挡板(104)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沿着水平方向等间距设置的散热槽(106),每个散热槽(106)均贯穿第二阻挡板(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光感排烟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驱动部件(3)包括设置在安装底板(101)侧壁上的定位驱动组件(301)、与定位驱动组件(301)传动连接的摆动组件(302)和安装在摆动组件(302)输出端处的排烟联动组件(303),所述定位驱动组件(301)、摆动组件(302)和排烟联动组件(303)沿着一条水平直线设置在安装底板(101)的侧壁上,所述圆弧摆动组件(201)的输出端与排烟联动组件(303)的端部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光感排烟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驱动组件(301)包括驱动承载板(304)、驱动电机(305)和若干沿着驱动承载板(304)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在驱动承载板(304)底部的摆动滑动部(306),若干摆动滑动部(306)的底部与安装底板(10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05)安装在驱动承载板(304)的顶部,每个所述摆动滑动部(306)包括第一弧形板(307)和两个第一滑动柱(308),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柱(308)呈竖直状态设置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柱(308)的顶端与驱动承载板(304)的顶部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柱(308)的下半段与第一弧形板(307)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光感排烟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302)包括六边形安装框(309)、传动定位块(310)、异形传动板(311)、弧形摆动板(312)和若干设置在六边形安装框(309)底部的摆动支撑柱(313),所述六边形安装块设置在驱动承载板(304)的正上方,所有摆动支撑柱(313)的顶端均与六边形安装框(30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有摆动支撑柱(313)的底端均与驱动承载板(30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定位块(310)安装在六边形安装框(309)一内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305)的主轴依次贯穿六边形安装框(309)和传动定位块(310)且最终与异形传动板(311)的下半部分固定连接,所述异形传动板(311)的上半部分设有与弧形摆动板(312)滑动配合的万向球头,所述六边形安装框(309)的前端设有贯穿槽,所述弧形摆动板(312)的输出端沿着贯穿槽向外延伸设置且与排烟联动组件(303)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光感排烟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联动组件(303)包括第一传动部(314)、第二传动部(315)、传动连接部(316)和两个第三传动部(317),所述第二传动部(315)设置在两个第三传动部(317)之间,所述第一传动部(314)设置在六边形安装框(309)和其中一个第三传动部(317)之间,所述第一传动部(314)的输出端与弧形摆动板(3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部(314)、第二传动部(315)和两个第三传动部(317)均通过传动连接部(316)联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81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雾霾新风一体化窗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防雨透气百叶窗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