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储气库井气体摩擦阻力系数及管柱振动监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18074.X | 申请日: | 2019-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5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万继方;申瑞臣;袁光杰;夏焱;班凡生;付利;李景翠;董胜伟;刘奕杉;蓝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9/02 | 分类号: | G01N19/02;G01H17/00;G01D21/0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任默闻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储气库井 气体 摩擦阻力 系数 管柱 振动 监测 系统 | ||
1.一种地下储气库井气体摩擦阻力系数及管柱振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监测终端及检测装置,所述监测终端包括下位机,所述下位机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外壳、连接支管、测量直管、气压传感器、压差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振动传感器;所述连接支管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上下两端,所述测量直管竖直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气压传感器、压差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及风速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测量直管的内壁上,所述振动传感器固定在管柱的表面;
所述下位机通过数据线接收所述气压传感器、压差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振动传感器发送的数据,根据所述数据确定气体摩擦阻力系数及管柱振动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机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及电源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接收所述气压传感器、压差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振动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确定气体摩擦阻力系数及管柱振动信息,并将气体摩擦阻力系数及管柱振动信息发送至所述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连接,通过无线通信传输数据;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处理模块及存储模块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终端还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进行无线通信;所述上位机包括显示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及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管与管柱之间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侧壁的下方设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测量直管之间设有排线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内嵌于所述排线槽内,且贯穿所述通孔与所述下位机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的一端为多头,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压差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气压传感器的一侧,另一端与所述下位机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气压传感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在测量直管的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80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